6月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公众号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其中特别提到要建立健全直播营销行为管理规范,及时处置直播营销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等。
要知道,随着直播电商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在充满鼓动性的营销话术中,也可能藏着消费陷阱。对此,曾参与中国商业联合会《直播营销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上海《电商直播用户规范》团体标准起草的行业专家向上海辟谣平台揭露了直播间里常见的“文字游戏”。
“买一送一”到底送什么?
“大促期间,很多品牌直播间会宣传‘买一送一’,消费者如果听到这些话,不妨看一下,赠品与正品是否一样。因为根据相关标准,主播在宣传‘买就送’‘买一送一’等广告词时,应明确所送商品和服务的名称、规格或类别、数量等。所谓的‘买一送一’,意味着赠品与主品必须一模一样。如果不一样,就涉嫌欺诈。”专家举例。
具体来看,有些直播间虽然宣称“买一送一”,但实际是“买大送小”,比如买鞋送袜子、买正装送小样等。有些直播间虽然送的和正品一样,但有额外条件,要求消费者支付费用达到一定门槛才可享受。
还有一些旅游产品宣传“买一送一”“两人同行一人免单”,但实际出行时,会要求消费者补上第二人的餐费、景点门票等费用,所谓的“一人免单”其实只是免除“住宿费+车费”。
事实上,标准明确要求直播主播应保证所传达的各种福利活动真实有效、按时发放,并进行适当提醒,不应进行模糊不清的描述。
消费者要是有心,可以留意一些头部主播的介绍,会发现他们在宣传“买就送”时,措辞就比较严谨。比如,很多化妆品在促销期间会赠送相当于正装分量的小样,那么主播的介绍是“送正装量”,而非“买一送一”。相比之下,有些主播介绍时会模糊“正装”与“小样”的差别,误导消费者。
“促销价”真比“原价”便宜?
不少消费者发现,电商平台的大促规则越来越复杂,同一件商品可能出现“原价”“促销价”“券后价”等多个价格。通常,“促销价”和“券后价”要比“原价”便宜很多。不过,“原价”究竟是否存在,是很多直播销售中的陷阱。
专业人士指出,直播相关标准明确,主播要谨慎使用“原价”“折扣”“低价”等容易引起误导的用语,更不能虚构“全网最低价”“历史最低价”等。消费者如果听到这类词汇,不妨留个心眼,看看主播究竟用什么来证明“全网最低价”或“历史最低价”。
因为根据国家《明码标价与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经营者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被比较价格。如果没有详细信息,“原价”是指在同一经营场所进行价格比较前七日内的最低成交价格;前七日内没有交易的,为本次价格比较前的最后一次交易价格。
电商平台上的产品价格变化较频繁,很多时候消费者无法核实商品此前的交易价格到底多少,这就让部分别有用心的商家得以“钻空子”,甚至先提价再降价。所以,消费者既不要被听起来很高的“原价”或“日常价”所迷惑,也不要轻信看上去的大面额“优惠券”。最重要的还是冷静理性,看看最终结算的“到手价”是否符合心理预期。
看到“蕞”要当心
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部分商品的文字宣传或直播字幕中会出现“蕞”这个生僻字。此时,基本可判定商家在用“打擦边球”的方式规避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中禁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也就是说,主播在直播间里不该使用这些词汇,以及“顶级”“极品”“第一”等类似的词汇。通常而言,这类绝对化的表述都存在夸大嫌疑,不可相信。
“但也有部分例外。这个时候消费者可要求商家出具证据。”相关专家解释,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有少数产品本身、技术工艺或生产企业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如“中国质量奖”“中国专利奖”等。在这种情况下,主播在口播时可能会笼统地提到“国家级”。此时,消费者可以看一看,主播能否证明获奖情况的真实性,包括按照奖项的准确名称进行讲解、出具对应的凭据等。如果只是简单地宣称“国家级”却没有证据,基本可判断主播涉嫌虚假宣传。
这些品类容易有猫腻
在电商大促中,化妆品、食品、服饰等品类的人气最高,也最容易出现消费陷阱,各有典型案例。
其中,化妆品中比较容易引发误解的是功效型产品,如宣传能抗皱、修护的护肤品,能育发、防脱的洗护用品等,都属于功效型产品,主播必须出示配套的功效型报告。尤其在洗护用品方面,“育发”和“防脱”是两个功效,商家不能混为一谈,消费者也要注意辨别。
在食品类产品中,最常见的陷阱是将普通食品宣传成具有保健功能、保健食品宣传成医疗功效。但是,没有保健品标志“蓝帽子”的食品不是保健食品,不能宣传保健功效;保健食品更不等于也不能代替药品。比如,有些直播主播宣传某款蜂蜜能治疗口腔溃疡、西梅能治疗便秘等,都是违规的。
而且,不论普通食品还是保健品,都不能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宣传。
服饰类产品较易有“文字游戏”。比如“棉羊毛”不是“绵羊毛”、“全绵”也不是“全棉”。所谓“棉羊毛”,大概率是含有一定比例羊毛的混纺面料,其中还包含棉、合成纤维等其他成分。再如有的主播在直播间售卖名为“虫草内裤”的产品,声称添加了虫草和人参成分,具有特殊功效;实际是产品名称叫“虫草内裤”,“虫草”与面料成分没有任何关系。
避免“踩雷”,牢记“三不”原则
业内人士提醒,想避免直播购物时“踩雷”,最简单的是记住“三不”原则——不轻信夸大宣传、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脱离平台交易。
首先,要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消费者评价较高的正规平台进行消费,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等信息,确保其合法合规。
其次,选购产品时,除了听主播介绍,也要详细阅读商品的详情页,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录屏,方便维权。如果主播提到了相关功效、产品资质等,主播应当主动出具清晰、可供核查的证明材料;如果在消费者提醒下,主播也无法提供或用无法识别的材料敷衍,可信度就大打折扣。
最后,收到商品时,尽量录制开箱视频,以便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时,提高维权成功率。
市场监管部门也提醒,“6·18”期间,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依法维权,遇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有关主管部门投诉举报,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原标题:《权威部门对“6·18”发声!知情人揭秘:直播间出现这些词,一定要当心》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任翀
相关文章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席韶阳 通讯员 唐爱红】近日,新华保险公告称,2025年前7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长23%,延续了今年以来的稳健增长态势。作为国有金融险企,新华保险一直立足主责主业,坚持专业化、市场化、体系化改革,从三大维度深刻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今年一季度,支持实体经济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也就是说,从今年9月1日起一年内,无论是吃饭等
8月26日,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发布治理公告,集中打击直播挂机、录播等消极直播带货的行为。公告显示,2025年截至目前,针对在直播带货场景中持续录播,经平台警告后仍未整改,长期损害消费者直播购物体验以及存在团伙性录播的达人,平台已采取严厉举措,无限期收回1.1万个作者的直播伴侣开播权限、5000余
2025年空气能市场有多卷?根据产业在线的数据,中游整机厂商集中度持续提升,前五大品牌市场份额合计超过58%。家电行业的“二八定律”席卷无数品牌与用户。而在空气能行业,更多消费者对头部品牌纽恩泰寄予厚望:想买空气能,先看纽恩泰。国际权威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最新报告显示:纽恩泰已连续两年蝉联“专业变
●南方日报记者 黄楚旋8月24日,为期三天的第33届广州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博会”)闭幕,吸引超16万人次观展,累计签订经贸合作项目83个,意向签约总额达400.81亿元。本届展会首次实现了政府零投入,标志着广博会加速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本届广博会设置18个展馆,规划设置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腾讯系”三星财险再迎明星股东,美的控股曲线入局拟接盘11.5%股权 09-09
2 “塔巴”强风暴雨过境,云浮上下一心筑起坚实安全屏障 09-09
3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丨大湾区生态账本首次披露,青岛也被“点名表扬”! 09-09
4 二七区兴华小学东校区举办“以法护航,守护成长” 法治宣讲 09-09
5 特刊丨浩瀚星河见证“中国天路” 09-09
6 2025年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在郑州举办 09-09
7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16起旅游市场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 09-08
8 佟丽娅发文澄清合照并不是朵朵:不要再误认啦 09-08
9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外资委主席兼秘书长庞广廉:能源转型是石化行业降低碳排放的必由之路 09-08
10 中国发布丨商务部:中方愿扩大进口东盟特色优势产品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