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晨雾未散,保山市龙陵县碧寨乡的山间密林里已响起锄头挖掘腐殖土的声音。村民赵志安弯腰查看毛茨菇菌包,胸前的智能手机正直播着林间景象:“家人们看这菌丝冒得多旺!”镜头扫过层叠的菌床,弹幕瞬间被“太专业了”“想跟着种”刷屏。
这是龙陵县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的鲜活注脚——2024年,全县林下经济利用面积38.13万亩,全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89万亩,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突破21.86亿元,1万余户农户在林间找到了“新饭碗”。
林下种植 铺就黄金赛道
海拔2200米的段家园山林里,来自龙山镇尹兆场的村民杨加宏正在向云南省科技特派员黄国虎询问了解毛茨菇种植的注意事项及土壤保湿的操作方法。
“这些重楼养了三年,今年采收能卖20万元。”50岁的王兴恩的5亩林地套种石斛、重楼和黄精,亩均收益超5万元。
龙陵县林业产业工作站的技术人员蹲在地头,掏出笔记本划拉着数据:“全县种了4.6万亩石斛、5.2万亩草果、重楼5200亩、黄精2200亩、白花蛇舌草3000亩、白芨500亩,去年中药材产值20亿元。”草果耐阴性强,已在10个乡镇推广种植;紫皮石斛枫斗加工让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增加了可观的收入,成为高端养生市场的“硬通货”。
云南滇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劳力入股的“三入股”模式整合林地1200余亩,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14个。公司负责人段生啟介绍,“2025年预计石斛产值120万元,冰球子产值700万元,其他中药材产值310万元,直接助农增收200多万元。”
“在家门口种药材,既能顾家又能挣钱,划算!”村民段大姐在基地务工,一年挣了2万多元。
胡蜂“振翅” 撬动生态富矿
“胡蜂是天然的森林卫士。”养蜂能手黄国忠轻叩蜂箱,黑黄相间的胡蜂振翅盘旋。他研发的“仿生蜂箱”模仿树洞结构,使胡蜂存活率提升至85%以上。
在龙新乡,5000多个蜂箱点缀林间,村民黄林旺展示手机里的“养蜂日志”:“3月育王,5月分巢,9月取蜂蛹”……他家去年创收40多万元,树木为胡蜂提供庇护,胡蜂为树木除害,两者相辅相成。
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长期租用周边300余户林地2000余亩,以“租金+薪金+分成”模式带动农户增收,长期使用固定工人24人,发放工资96万元,使用临时性工人1300余人,发放工资13万余元,预计2025年繁育蜂王70万只,产值700万元,放养胡蜂1200巢,带动800余户增收,户均年收益达1.8万元。蜂农们称这是“会飞的绿色ATM机”——蜂蛹售价每公斤160元,连废弃蜂巢都能加工成中药材蜂蜡。
规划引领 书写绿色答卷
“龙陵县以‘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林下经济’为突破口,同步发展林菌、林药、林蜂、林旅四大集群。”龙陵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匡家斌指着规划图上的绿色动脉说,“未来五年,龙陵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将达70万亩,做强石斛、草果,重楼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冰球子、天麻、毛茨菇等新兴产业,让林下产业成为百亿产业。”
政策保障为发展注入强心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林下经济与生态保护并行不悖;云南省《林草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支持建设林产品交易中心,打通西南产销链条。
“过去守着青山要饭吃,现在靠着生态挣票子。”村民赵志安举着手机,镜头里刚采收的毛茨菇还沾着露水。
云南网通讯员 陈彩芬 朱维静 赵菊润
责任编辑: 崔庆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来源:山东省体育局_产业信息】新泰市以“中国棋都”为核心IP,依托多元赛事与生态资源,探索出“政策保障强基、赛事矩阵引流、体旅融合破题、制造产业增效”的特色模式,形成“以棋兴城、以赛聚势、以产赋能”的体育消费生态,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赛事经济+产业集群”的实践样本。强化政策协同 构建全链条保障机制
上市进行时瀚博半导体36氪获悉,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瀚博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启动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辅导备案报告显示,JUN QIAN(钱军)(直接持有并通过KJQ LP间接持有)与LEI ZHANG(张磊)(通过VASTAI Holding Company间接持有)以及通过1
7月8日,随着挖土机的轰鸣声,山野的寂静被打破,正安县16个引进的风电场项目之一的班竹铁矿风电场项目正式进场施工。这是正安县目前已进场施工的第3个风电场项目。作为气能、风能、光能资源富集的县域,近年来,正安县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引领下,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大力推进16个风电场项目建设,让“高颜值
澎湃新闻 当母婴个人信息成为“商品”被倒卖,从中牟利者将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据“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7月16日消息,当顾先生一家正沉浸在新生命到来的喜悦中,却连续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XX儿童摄影”,并试图推销“百日照”上门拍照套餐。顾先生不禁充满了疑惑:孩子出生仅几天,对方却对妻子姓名、电话、甚
依据多家平台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外卖市场的日订单量自5月份的约1亿单增长至7月份的2亿单,这一显著增长背后,平台创新的推动作用尤为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列为重点,足见服务消费作为扩大内需重要抓手的战略地位——其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全域融合,构建“棋韵+体旅”消费新生态 07-28
2 烟台理工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07-28
3 就市论市 | 多因素支撑市场 下阶段如何把握结构性行情? 07-28
4 00后汽车工程师“狂飙”飞花令,连胜19人成最强擂主 07-28
5 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深圳报告1例 07-28
6 “除农残”成为高端冰箱标配功能,是真功效还是炒概念? 07-28
7 北部暴雨南部高温!本周,我省天气“水火两重天” 07-28
8 网传“已领证结婚”?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回应 07-28
9 小手工里藏着大玄机 武汉交警走进“纸飞机公益课堂” 07-28
10 边骑行边拍摄 展示太原烟火气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