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海霞 孙吉正 北京报道
“AI在教育方面的优势之一,是对很多存量的教育资源进行了一个优质的转化。以前我国的文化教育建立在存量内容的基础上,比如有大量的书籍和资料。AI的出现为这些存量内容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曾昕在“AI赋能教育:探索转型升级与应用实践的新路径”研讨会上如此表示。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经营报社与天立国际主办,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协办。会上,曾昕结合自身的研究和AI发展的趋势分享了自己对AI教育的见解。
在AI赋能教育方面,她举例说,有些经典名著的改编版本,对10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可能内容有点深,但初中阶段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有点儿童化。有了AI之后,就可以针对个体的需求形成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以及不同兴趣爱好的多个版本,每个人都能有量身定制的活化的资料库。
曾昕指出,在美学教育方面,可以看到更多AI对教育的赋能。“比如在敦煌莫高窟,由于人很多,光线很暗,距离也很远,远观壁画时失真度很高。但是AI可以把这种远方的艺术搬到身边,让更多的孩子置身其中。AI让更多的存量文化或者经典文化跟流行文化有了更好的结合。”
她进一步表示,现在有很多青少年进行各种沉浸式艺术的打卡,利用各种软件进行艺术合成。当下,国家正在大力提倡“两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相信在AI的助力下可以更好地让传统文化落地,让经典文化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在研讨会上,曾昕还提到,社会化是教育中特别重要的板块。
“如今,孩子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其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网络中完成的。学界内也曾多次讨论过,当下现实生活跟虚拟生活已经是深度融合的状态。但在教育中,线上的社会化和线下的社会化这两套教育体系依然是分开的。我认为,好的AI教育不仅要出现在知识领域,也要在线上、线下对于教学模式和青少年社会化模式提供很好的互补。
她举例说,有了AI之后,孩子们可以提前感受不同的场景,感受虚拟的创业、辩论、法庭,可以帮助他们在很年少的时候更好地了解和进入社会,让虚拟社会化为现实社会化来服务,而不是造成线上线下两个世界的割裂。
在AI推进教育个性化方面,她强调,AI打破了“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有了AI之后,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进度和学习的风格,定制个性化教育体系,让每个人在AI的陪伴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节奏。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定制”在以前是一种顶端、小众的服务。但如今定制是一种普通和大众化的东西,教育也在往定制和普及的路上走。
谈及教育的公平化,曾昕指出,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异,AI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
“比如,之前有一个实验是翻转课堂,名师录课程,学生在家看,以此实现高质量教学在一些偏远地区的普及,这对于很多教育资源不足地区的孩子是一种福音。有了翻转课堂之后,老师主要负责的不是讲知识,而是解答疑问。这就可以给一些偏远地区的少年更多向上生长的可能,为更多有求知欲的孩子带去希望。”曾昕表示。
据她介绍,现在很多AI教育已经进入到了学校,实现了全面的覆盖,有辅导资料、同步习题,还可以动态调整难度等。
曾昕表示:“AI教育已经走向体系化,走向完善。但AI教育和传统教育不是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不管是AI+,还是+AI,其实都是锦上添花,会让现有的教育体系更加成熟和完善。未来的教育可能是老师提供更加个性化、情感化和人性化的支持,AI则负责知识搬运、知识重复或者精准匹配的工作。”
(编辑:于海霞 审核:孙吉正 校对:颜京宁)
相关文章
近日,浙江杭州一位12岁女孩龙龙的暑假选择,引发网友关注。开学即将升入初一的她,向妈妈提出暑假不想补课,只想在家做面包,妈妈最终选择支持。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在不少家长眼里,暑假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期。近日,一份关于暑假安排的问卷调查显示,42%的家长给孩子报了3个及以上的暑假班,近一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7月18日,在通辽市开鲁县麦新纪念馆多媒体厅,轻触电脑屏幕,《大刀进行曲》铿锵有力的旋律瞬间迸发。这首诞生于烽火岁月的抗战歌曲,历经88载春秋依然激荡人心,令人心潮澎湃。位于麦新纪念馆的麦新烈士雕像。记者 薛一
近日,一则“工地大哥参加北京图书大厦读书会”的新闻受到广大网友关注。视频中,58岁的建筑工人刘诗利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一场新书分享会上专注听讲,作家还主动为其赠书签名、留电话,引起不少网友讨论。有的网友感动于他对阅读的热爱,有的网友羞愧于自己对阅读的忽视,也有的网友认为不应太过关注他的身份,他只是一
民政部日前公布了《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的第一个部门规章。《办法》共二十条, 从行政区划代码的确定、公布和应用三个环节,对行政区划代码管理进行了全周期制度设计,体现科学赋码、权威公布、规范应用,实现编用结合的管理闭环
暑假开启,旅行社、教育培训机构、文博单位等纷纷上新“暑期研学”“研学游”“夏令营”等产品。然而,“研学游”热度背后也有需要警惕的“坑”。日前,武汉大学发布声明称,有机构打着高校的旗号虚假宣传开展营利性研学活动,提醒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研学本是让孩子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的良好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全域融合,构建“棋韵+体旅”消费新生态 07-28
2 烟台理工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07-28
3 就市论市 | 多因素支撑市场 下阶段如何把握结构性行情? 07-28
4 00后汽车工程师“狂飙”飞花令,连胜19人成最强擂主 07-28
5 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深圳报告1例 07-28
6 “除农残”成为高端冰箱标配功能,是真功效还是炒概念? 07-28
7 北部暴雨南部高温!本周,我省天气“水火两重天” 07-28
8 网传“已领证结婚”?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回应 07-28
9 小手工里藏着大玄机 武汉交警走进“纸飞机公益课堂” 07-28
10 边骑行边拍摄 展示太原烟火气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