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百科 手机版

Z世代对520祛魅了!有没有礼物无所谓 待在一起就很幸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8:37:00    

又是一年“520”,相较以往铺天盖地的“520送礼攻略”“520限定套餐”,今年这个谐音“我爱你”的人造情人节在年轻人中遇冷了。本报《晚妹聊天室》栏目发起话题——“520没有礼物,你能接受吗?”,一探究竟。

收不到礼物也能接受

“拒绝玫瑰刺客”“不为‘浪漫税’买单”……类似声音在社交媒体平台并不鲜见,“Z世代”开始对“520”,不少年轻人认为“520”收不到礼物也能接受。网友“阿树的快乐生活”说:“其实吃一顿饭,送并不昂贵的小礼物,或者一起去做蛋糕做陶艺,也足以给生活带来仪式感,增加喜悦。”网友“好运降林”表示:“收不到礼物无所谓,每年的节日太多了,自己也懒得伤脑筋想送对方什么,想得头疼,挑一两个节日过就行了。”

记者发现,不少网友“不为‘浪漫税’买单”的立场非常一致。网友“橙子”表示:“只要遇到对自己好的人,每天都是情人节,待在一起就很幸福了。”网友“kiki”则说:“520也不是节日,最多就是个谐音,因为这天没收到礼物而吵架闹矛盾的话很没必要。”网友“慕容胖胖”则明确表示,不收礼物完全可以,“不想把表达爱意的节日肤浅地变成仅能通过礼物来证明爱的节日。”还有不少网友认为:“遇到对你好的天天都是情人节,想要礼物随时都能买”“我自己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礼物需求”。

“仪式感”有了新解读

留言区中也不乏“不接受没有礼物”的观点。网友“小A”表示,自己不能接受520没收到礼物,“当520那天打开朋友圈全是别人出双入对出去吃饭收到礼物过节,而自己则冷冷清清,会觉得这个对象对于自己来说好像没有,有一种单身的感觉,那我要他何用,分手算了。”网友“猫猫杨”也表示:“自己非常在意仪式感,要的就是态度。”在“520”这天互送礼物,仍然是很多情侣认同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让某一时刻区别于其他时刻的存在。过去,人们往往在生日、毕业、情人节、传统节日进行庆祝,如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减肥成功”等微小时刻也可以变成庆祝的理由。

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群体,更健康的、新的消费观也在悄然成型。对于这些新新人类来说,仪式感并不仅仅来自于一份昂贵的礼物,“被爱的感觉”更不由一份别人送的礼物而定义,降低仪式门槛,挖掘自己生活中值得肯定和庆贺的小突破,才是把“爱自己”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刻,那些越来越被看见的“微小而具体的幸福”,才是生活里的终极浪漫。

深圳晚报记者 余凯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