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鸟瞰哲古镇。通讯员 王利军 摄
图为德康瓦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里,专业人员正在向年轻人传授养蜂技术。通讯员 王利军 摄
图为在措美县哲古社区有机肥加工厂,工人正把调配好的有机肥装袋。通讯员 王利军 摄
六月,哲古草原上,新草如绿毯般铺展到天际线。牧民扎西平措挥动乌尔朵,清脆的响声划破草原宁静的天空。轻风将羊羔稚嫩的“咩咩”声、牦牛低沉的“哞哞”声送向远方。
扎西平措的笑容里藏着满足:“过去牛羊就是家里的‘钱袋子’,但卖肉卖毛,挣的是辛苦钱。现在不一样了,合作社统一管理,可以在镇上进行收购和深加工,价格稳定,年底还能分红!去年家里光牛羊就多挣了将近一万元!”
近期,平均海拔4650米的措美县哲古镇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的2025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名单。依托产业强镇项目的强劲引擎,这个曾以传统牧业为主的边疆小镇,正奋力书写着高原特色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哲古草原广袤丰饶,牦牛和绵羊是牧民世代赖以生存的产业根基。然而,分散养殖、粗放经营、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如同无形的锁链,束缚着牧业发展的步伐,也制约着牧民增收的空间。
“我们哲古不缺好牦牛、好羊肉,缺的是规模、标准和闯市场的能力。”哲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汪凯的话语一针见血。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的落地,如同一场及时雨,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关键抓手和强大推力。
通过政府大力引导扶持,项目资金精准聚焦,牧业改革试点建设项目以及一批牧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茁壮成长。走进哲古镇牧业改革试点建设项目,标准化暖棚圈舍整齐划一,圈舍内地面干净整洁,饲草堆放整齐,通风良好。项目负责人阿旺旺久介绍说,圈舍统一管理能有效抵御高原严寒,显著降低牲畜越冬死亡率。现代化饲草料储备库解决了冬春草场匮乏的“卡脖子”难题。
解决了养殖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之后,价格就成了牧民最关心的问题。牧民多吉次仁深有感触:“以前各家各户卖牛羊,客商压价非常厉害。现在统一防疫、统一饲养,不仅提升了效率,还可以统一对接销售商和加工厂,议价能力强了很多!去年我们出栏的牦牛,每头平均价格比散户高400多元。”目前,全镇通过“企业+集体经济+牧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覆盖带动牧户超过80%。
从“粗放经营”到“精深加工”
提升产业效益,关键在于延伸产业链条,把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当地、留给牧民。强镇项目资金有力撬动了哲古镇畜产品加工环节的飞跃。
措美县哲古一体化畜产品加工项目的现代化厂房内,机声隆隆。经过严格检疫的牦牛肉进行分割处理后,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被制成冷鲜肉、风干肉、酱卤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公司负责人扎西拿起一袋包装精美的风干牦牛肉介绍:“这就是哲古当地牧场的牦牛肉干。过去卖活牛或粗分割肉,收益有限,现在我们精深加工后,附加值能提升3倍以上!而且吸纳了镇上30多名牧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蜂”产业激活乡村振兴“甜蜜动能”。走进卡珠村的德康瓦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一排排蜂箱整齐摆放,成群的蜜蜂穿梭在花丛间,振翅的嗡嗡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丰收曲。负责人尼玛桑旦,一位返乡创业的95后大学生,正带领员工们忙碌着:“我们创立了‘阿妈准’藏蜜品牌,也在销售风干牛肉、人参果、荨麻草等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我们的‘哲古味’已经卖到了全国。去年销售额突破了115万元,还带动了周边1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这间小小的加工坊,正是哲古镇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市场接轨的生动缩影。
从“传统牧业”到“智慧牧业”
在海拔高、气候恶劣的高原发展现代农牧业,科技是不可或缺的支撑。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将“科技兴牧”摆在突出位置。
在哲古镇牧业改革试点项目养殖基地,科技特派员卓嘎正在指导牧民:“你看这头新生的羊羔(苏格绵羊与本地羊杂交品种),体格明显比当地羊大,产肉性能也更好。推广杂交,是提高绵羊个体产值的关键技术。”基地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有效提升了绵羊的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
与此同时,哲古镇积极拥抱数字浪潮。镇产业信息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部分合作社牧场的实时画面、牲畜存栏数据、主要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一目了然。哲古镇牧业改革项目采取线上宣传与线下销售、“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开展“扫码购牛”模式,畅通畜产品销售渠道。
“我们正在探索建立智慧牧业平台,未来要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部分环节可追溯,用大数据指导生产和销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富民。哲古镇的产业强镇之路,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牧民的生活。
在镇上的畜产品加工厂包装车间,工人曲珍麻利地将一袋袋牦牛肉干装箱。她笑着说:“以前放牧收入不稳定,照顾家里也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有3000多块的稳定工资,还能按时接送孩子上学,心里踏实多了。”像曲珍一样,在哲古镇新兴起的合作社、加工厂等实现稳定就业的牧民已有数百人。
产业发展吸引了人才回流。28岁的次仁罗布,放弃了拉萨的工作,回到哲古镇加入了阿吉卓姆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商运营团队。“家乡变化太大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机会也多了。能用自己学的东西帮乡亲们把好东西卖出去,特别有成就感。”他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店铺后台的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
在扎西平措的账本上,变化清晰可见:加入合作社后,牦牛销售收入提高了;妻子在镇上的藏毯合作社兼职编织,又多了一份收入;年底合作社分红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现在家里买了新车,去年还送女儿去区外上大学了!”扎西平措黝黑的脸上笑容无比灿烂。
在平均海拔4650米的高原之上,哲古镇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为支点,撬动传统牧业向现代产业体系的艰难转型。集中连片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取代了零散放牧,精深加工让牛羊肉、奶渣等畜产品的价值成倍跃升,科技特派员的身影活跃在牧场与圈舍之间,曾经外出谋生的年轻人带着新知识回到了故乡的车间与电商平台。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相关文章
眼下,牙克石市牧原镇暖泉村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有序推进,自6月8日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目标建设任务的50%。走进暖泉村项目施工现场,50余名工人忙碌在施工现场,他们或细致铺设栈道,为通行筑牢基础;或操控机械精准打桩,让工程根基更坚实;或在山坡播撒草种、栽种幼苗,进行美化绿化……这
记者从儋州市工人文化宫项目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室外部分已经建设完成,进一步满足全市职工在体育、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儋州市工人文化宫项目位于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附近,项目用地面积53.30亩,总投资约1.19亿元。走进项目现场,便可看到绿茵茵的足球场地和崭新的塑胶跑道,此外篮球
来源|天府观察使(中访网旗下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创新赛道上,海创药业(688302.SH)凭借首款商业化药品的成功上市,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了关键转折点。其不仅实现营收的爆发式增长,还通过对募投项目的战略调整,开启了“开源节流”的发展新篇章。01新药上市首月破千万营收上半年业绩大幅跃升8月13日
天开团泊园高端医疗设备产业版图再添重量级成员。近日,创新型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研发生产总部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天开团泊园,标志着园区在吸引高端医疗设备企业、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方面取得又一重大突破。该项目由行业领先企业天津瑞加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倾力研发打造,成为园区开园以来引进的又一标杆性项目。
8月13日,济南市“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暨“项目提升看商河”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商河。盛夏的商河经济开发区,两幅图景交相辉映:东侧的万亩玉米郁郁葱葱,西侧的广日股份济南数字化产业园车间里,机械臂正有条不紊地运转。流水线上,屈指可数的技工们正调试着激光导轨,不远处的电子屏显示着实时数据——这座投产不到一年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秋水共长天一色 08-28
2 两队4人共禁赛22场,罚款66万!女超联赛爆发冲突,足协开出重磅罚单 08-28
3 荆州市获批省高企发展专项资金1395万元 位列全省第三 08-28
4 假借恋爱实为骗财,济南一“贴心男友”终落法网 08-28
5 注意!这些手机软件违法违规! 08-28
6 紧急通知!抓紧办,否则滞纳金+罚款 08-28
7 沃尔沃全新XC70预售29.99万元起 85分钟订单破5000台 08-28
8 最高1万元!企业“安全哨兵”获奖金,江苏应急厅公布典型案例 08-28
9 中银理财:达到止盈条件,稳富固收增强目标盈封闭式2025年06期提前终止 08-28
10 初次亮相占比高 九三阅兵四个特点抢先看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