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用刷脸来识别个人信息的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从小区门禁、酒店登记,到交通出行、金融支付,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几乎都能见到“刷脸”技术的运用场景。然而便捷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隐忧。
为了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今年3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个人同意处理人脸信息的有权撤回同意
对于如此敏感的人脸信息,采集前应该如何征得个人同意,相关个人和组织又该如何存储、使用、转移和删除呢?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人脸信息的,应当取得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的单独同意。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人脸信息的,个人有权撤回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延续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思路,针对存储数量达到10万人的个人信息处理者,设置备案要求,即应在3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履行备案手续,并提交相关材料。对于终止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当在终止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理注销备案手续,并依法处理人脸信息。
遭遇“强制刷脸”时该如何应对?
前段时间,一位眼球缺失的盲人在营业厅办卡被要求眨眼刷脸的遭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当您遭遇类似的“强制刷脸”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针对类似的“强制刷脸”场景,特别是针对残疾人群体、老年人的人脸识别作出了新的规范。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实现相同目的或者达到同等业务要求,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的,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若个人不同意通过人脸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应当为其提供其他合理且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
专家介绍,实践中,一些盲人、人脸烧伤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等,都是在“刷脸”过程中面临困难的群体,为保护这些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处理残疾人、老年人人脸信息时,必须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规定,并遵循最小必要原则。
因此,对于违法违规处理人脸信息的行为,任何组织、个人都有权向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公共场所采集人脸信息有何要求?
去年,上海的一家健身房在更衣室设置刷脸开启柜门装置而遭到消费者投诉,由于此前没有具体明确的条例支持,健身房并未拆下摄像头,最终消费者将健身房告上了法庭。
公共场所采集人脸信息有何要求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起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中寻找答案。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依法合理确定人脸信息采集区域,并设置显著提示标识。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宾馆客房、公共浴室、公共更衣室、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场所中的私密空间内部安装人脸识别设备。
对索取个人照片、视频
以及APP采集人脸信息等保持谨慎
人脸信息具有唯一性和终身性,一旦泄露,无法像密码那样更改,危害更为持久和严重。而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其独特的安全风险。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是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共计20条,将为个人人脸信息的安全应用提供多方位的监管。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又该如何强化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呢?
专家提示,人脸信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将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甚至还可能威胁公共安全。
专家表示,为了防止人脸信息被非法采集使用,个人需强化人脸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随意向不特定人群分享个人照片、视频,并对一些公共场所、手机应用提出的人脸信息采集要求保持谨慎态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何波:我们自己在分享含有人脸信息的照片、视频的时候,要采取相关举措,比如限制分享范围。从应用层面,需要设置手机设备App的权限,定期检查它的隐私设置,同时尽量从官方渠道下载App。
来源:央视新闻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8月29日傍晚,由上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上党区就业服务中心承办,韩店街道办事处及长治市顺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协办的人才夜市招聘会,在韩店街道办事处前的广场热闹启幕。这场以“文艺表演+岗位招聘”为核心的特色活动,打破传统招聘的刻板感,用满满的烟火气为求职者铺就了一条轻松的求职路。随着暮色渐浓,
8月30日,有网友在西藏羌塘无人区偶遇一位独腿徒步者,其依靠拐杖在广袤无人区独自步行。吴邪 视频截图 记者了解到,这位独腿徒步爱好者叫吴邪,他徒步多年,其事迹也屡见报端。据沈阳晚报2017年报道,吴邪老家在辽宁朝阳市,4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右腿,他在徒步时背包上都会写着“不搭车”。在社交平台,也能
更多新闻 尽在“东港发布”视频号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38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具体通报如
在电影工业最神圣的光影圣殿里,每一帧画面都要经历严苛的视觉洗礼。那些价值数百万的审片监视器,是为导演和调色师专属打造的视觉标尺,确保银幕上的每一缕光线、每一抹色彩都精确还原创作本意,让电影艺术得以纯粹呈现。而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观影时也期待通过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分毫毕现的清晰画面,来解读导演意图原汁原味
8月26日,南阳市慈善总会发放2025年“助力乡村振兴·点亮学子希望”助学金,52名学子受资助。“今天,我们从爱中汲取力量;明天,让爱心的传递绵延不息,让社会成为一个更有温度的地方。”来自宛城区红泥湾镇的学生乔金鑫代表受捐助学生发言。当天上午,市慈善总会为52名困难大学生发放15.6万元助学金,鼓励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2025年漓江市区段暑期防溺水巡逻驻守结束 09-03
2 歼20S震撼亮相 09-03
3 嗨!白山新闻来了 | “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09-03
4 十五运会开幕式进入场内排练 09-03
5 【我的城市我的家】糜滩:干群齐心扮靓靖远北站,让出行环境更舒心 09-02
6 首批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在京落地 09-02
7 三大航上半年累计亏损超47亿元,民营航司盈利,“旺丁不旺财”现象持续 | 大鱼财经 09-02
8 新华保险前7月保费收入1378亿元,同比大增逾两成 09-01
9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崔佐钧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09-01
10 瞭望丨内蒙古做实造林碳汇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