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遇到了哪些困境,需要打通哪些瓶颈?人工智能会把日常的教学、考试引向何方?未来社会到底需要培养什么特质的人?昨天,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华东师范大学与一群由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组织的教育工作者交流,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问题。其间,倪馆长屡屡直击教育痛点问题,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重在形成思维能力
“什么是科学?所谓的‘科学’就是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倪闽景在开场白里就抛出悬念,为他紧接着要讲述的科学教育做铺陈。他说,人们经常强调做事要“科学”,这句话并不正确,只能说明做这件事的方法是科学的,而科学的特点是要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所有的观察都是局部的,所有的实验都是有条件的。当观察的角度有了不同,或当实验条件改变时,人们就会有新的发现,甚至对原来的科学结论作出否定,这才是科学。
既然科学是要能被证明有错误的存在,那么,什么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呢?倪闽景说,2015年谷歌的8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算法,全名为“学习注意力机制转换器”,这项技术的出现揭示了一个奥秘——学习依赖注意力。现在,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依赖注意力转向运用人工智能来学习。之所以把人工智能又称为大语言模型,正是因为它最初学的就是“语言”,学的是800万篇高质量的文章,训练的结果是它在学习了“语言”后可以做其他事情,比如翻译和设计。也就是说,人工智能通过语言学习形成了思维能力,让它可以做许多其他的事情。这就启示我们,到底要让孩子学习什么?并不是所有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都要让孩子去学,关键在于构建人的思维能力。事实上,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一个人即便不吃不喝不睡地按传统方式去学习,他也会变得越来越无知。因为,科学、知识、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超人类的学习速度。
难点在于缺少原创
有人说,人工智能也应当成为孩子们的一项基本功。对此,倪闽景表示,现在大家都认同人工智能是无法替代人的学习和成长的,认同一个人从小的学习是为了打好基本功。但是,什么是基本功?并不是学得多、学得深就基本功扎实。“基本功需要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他说,没必要提倡幼儿园就要学人工智能,甚至小学也不要大规模学人工智能,除非真的有小孩子特别喜欢,那才需要鼓励他去学。现在有的地方发布了人工智能教育指南,从一年级到高中,每学期要增加8节人工智能课,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增加了8节课,那么减去了哪8节课呢?否则不就变成增加学业负担了吗?有些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竟然上课就是做练习,问“人工智能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回答出“1956年”就算对,这是什么人工智能教育啊?况且,人工智能每三个月迭代一次,等做完课程指南再编好教材、培训好老师,少说也要两年,这样学的东西都是白学的。
“现在看来,很多卡脖子问题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但遇到了‘卡脑子’问题,就是我们没想出来的问题,别人也想不出来。这就迫使我们要不断涌现原创的东西。这便是现在科学教育的核心难点。”倪闽景说,多样化是创新的一个特质,创新往往不依赖知识,而是依赖多样化;创新不怕愚蠢,只怕相同。如果一个团队都是考满分的人聚在一起,那这个团队就没什么大用处。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有考低分的人和考满分的人集合在一起,这就是多样化,好处在于缺点和错误也能成为资源和优势。所以说,最终真正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不一定是考满分的人,而一定是具有自主、专注和坚韧品质的人。
相关文章
这是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拍摄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高 静 摄日前,由国际电信联盟主办的2025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本届峰会是自创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1.5万人注册,150家企业参展,其中100家为机器人企业。与会者利用峰会契机,共同研讨人工智能的国际
韩国内乱特检组当地时间16日通报,禁止前总统尹锡悦在被起诉前会见除律师及家属以外的人员。同时,内乱特检组16日对前国家情报院长赵太庸的住宅等8处地点展开了扣押搜查。尹锡悦被捕后3次缺席传唤调查特检组于本月11日、14日及15日三次传唤尹锡悦到案接受调查,但尹锡悦均未出席。特检组15日下午通报称,截至
扫描二维码上“海月新闻APP”看故事全文民间故事作为地方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也是大众文化传播和普及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期开始,我们将通过专栏形式,陆续将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精选推荐的辽宁民间故事展现给读者。这些故事都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也希望孩子们在阅读过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给
7月13日,话题“蔡国庆怼19岁选手怼了4分钟”冲上微博热搜榜单。综艺节目《让我来唱》全国赛13强晋10强直播赛点评环节,19岁选手盛阳演唱后,评委蔡国庆对其进行了约4分钟的集中点评。蔡国庆认为盛阳反复强调“19岁”是刻意突出年龄优势,称其自信已演变为“盛气凌人”,并分析其“我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
“基本上顾客都是男性,不用洗头,剪一个头平均十分钟。一个人守着两个座位,月均净收入2万左右不是问题。”在成都经营两家快剪店的李书盟说话间,手上剪刀不停翻飞。而经营高端美发沙龙的李敏坦言压力,“现在客单价至少300元才能覆盖成本,但客户预约频率明显下降。”而快剪行业也在不断裂变:有品牌尝试引入智能系统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全域融合,构建“棋韵+体旅”消费新生态 07-28
2 烟台理工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07-28
3 就市论市 | 多因素支撑市场 下阶段如何把握结构性行情? 07-28
4 00后汽车工程师“狂飙”飞花令,连胜19人成最强擂主 07-28
5 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深圳报告1例 07-28
6 “除农残”成为高端冰箱标配功能,是真功效还是炒概念? 07-28
7 北部暴雨南部高温!本周,我省天气“水火两重天” 07-28
8 网传“已领证结婚”?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回应 07-28
9 小手工里藏着大玄机 武汉交警走进“纸飞机公益课堂” 07-28
10 边骑行边拍摄 展示太原烟火气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