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
责编|刘佳慧
“22元就能在海底捞吃顿热乎自助午餐!”最近,海底捞推出的工作日自助午餐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热潮,这一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尤其是在打工人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共鸣。
在大家的传统印象里,海底捞一直是人均消费较高的火锅品牌,如今推出如此平价的自助餐,这一转变不可谓不惊人。
从网友分享的图片来看,这份22元的自助餐包含3款热菜,分别是土豆丝、豆腐、金针菇炒鸡蛋;3款凉菜,为黄瓜醋粉、豆芽面筋、海带丝;还有1款水果、2款饮料以及2款主食,供应时间为中午12点到15点。并且海底捞温馨提醒杜绝浪费,否则每20克加收20元。这样的菜品配置和价格,对于每天为午餐发愁的打工人来说,吸引力不言而喻。
事实上,这并不是海底捞第一次在价格和产品形式上做出大胆尝试。早在去年末,部分门店就已经试水过20元左右的工作日自助餐产品,包含各类水果、主食、饮料、炒菜等,每周菜单还不重样。此外,海底捞还推出过“小份菜”系列,售价在4 - 25元之间,专为“一人食”场景设计 。近期,还有网友透露,在部分城市,海底捞门店员工已将餐车推向街头,销售早餐、盒饭和冒菜等产品,茶叶蛋售价1.5元/个,盒饭普遍在15元左右,冒菜18元一份还带一杯饮料,性价比直接拉满。
海底捞之所以如此频繁地在产品上推陈出新,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和自身发展需求。当下的餐饮市场,内卷程度堪称白热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于餐饮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用餐模式和菜品。同时,市场上各类餐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异常激烈,不仅有同类型的火锅品牌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还有各种新兴的餐饮业态,如茶饮店卖饭、咖啡店跨界做快餐等,都在分食餐饮市场这块大蛋糕。
从海底捞自身发展来看,虽然一直以来都是火锅行业的佼佼者,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从数据上看,海底捞2023年收入414.53亿元,同比增长33.6%,而2024年收入增速仅为3.1% ,增速明显下滑。与此同时,海底捞人均消费从2020年峰值110.1元降至2024年的97.5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底捞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拓展业务边界,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海底捞推出的一系列平价产品,无疑是一次精准的市场出击。22元的工作日自助午餐,不仅价格亲民,而且提供了热菜、凉菜、水果、饮料和主食等丰富的选择,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一顿午餐的多样化需求。对于打工人来说,在忙碌的工作日,能够以实惠的价格在环境和服务都有保障的海底捞吃上一顿丰富的午餐,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街头售卖的早餐、盒饭和冒菜等产品,更是将服务延伸到了门店之外,进一步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场景。这些产品价格实惠,制作过程透明,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同时也提高了海底捞品牌的曝光度和市场占有率。
除了在产品价格和形式上创新,海底捞在品牌多元化方面也动作频频。2024年,海底捞启动“红石榴计划”,孵化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火焰官”、“小嗨火锅”等11个子品牌,共开设74家门店 。这些子品牌涵盖了烤肉、香锅、烤鱼等多个品类,覆盖了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
海底捞的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赢得市场份额。从海底捞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多元化、个性化和亲民化。
当然,海底捞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一些子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也是海底捞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其他餐饮品牌也必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海底捞能否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海底捞推出22元工作日自助午餐等一系列动作,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一次重要战略调整,也为整个餐饮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海底捞能够继续发挥创新精神,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实惠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期待餐饮行业能够在这种创新和竞争的氛围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美食体验。
相关文章
市场人士王章亮认为,指数维持偏强震荡,近期日均成交量接近2万亿关口,融资交易活跃度突破2018年以来常态区间上沿。私募基金6月备案数创年内次高,散户净买入回暖,陆股通持股数量显著增加,险资举牌加速,共同对市场提供资金支撑。政策与基本面预期方面,“反内卷”政策推动中游制造业供需格局改善,ROE回升预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如今,家用电器的功能研发、设计越来越注重迎合消费者追求绿色健康的需求。比如冰箱,近年来就出现了主打“除农残”功能的新产品。不过,无论是在线下家电大卖场,还是线上各家电品牌旗舰店,对于“除农残”功能的介绍总是伴随着“除菌”二字,这也绕晕了不少消费者。冰箱“除农残”,究竟是“营销
A股方面,今天,市场涨停个股一度达到100只以上,而这些股票大部分跟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有关。周末,该工程开工,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彻底引爆市场。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不仅带动水电板块,而且对有色、钢铁等行业也能带来支撑。
7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上次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上次为3.5%。
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文雯)近期,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生产领域,组织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产品质量专项检查及监督抽查工作。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青海新顺达新型保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宁城东冯氏泡沫厂等5家建筑保温材料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辅材料进场验收、生产过程记录、产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全域融合,构建“棋韵+体旅”消费新生态 07-28
2 烟台理工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07-28
3 就市论市 | 多因素支撑市场 下阶段如何把握结构性行情? 07-28
4 00后汽车工程师“狂飙”飞花令,连胜19人成最强擂主 07-28
5 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深圳报告1例 07-28
6 “除农残”成为高端冰箱标配功能,是真功效还是炒概念? 07-28
7 北部暴雨南部高温!本周,我省天气“水火两重天” 07-28
8 网传“已领证结婚”?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回应 07-28
9 小手工里藏着大玄机 武汉交警走进“纸飞机公益课堂” 07-28
10 边骑行边拍摄 展示太原烟火气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