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王怡文
纵览新闻记者 张恩博
3月26日上午,在两地爱心组织的帮助下,当河北任丘的沈女士赶到湖南长沙见到弟弟时,不敢相信31年后还有姐弟重逢的一刻。看着曾经那个懵懂的少年,如今已是满脸沧桑,沈女士抱住弟弟泣不成声,甚至几度晕倒在现场。3月28日,纵览新闻记者分别联系了广州市天河区利富蜗牛公益服务中心、任丘市义警救援队了解了此次寻亲的经过。
两地联动,他找到河北的家人
广州市天河区利富蜗牛公益服务中心发起人朱平优告诉纵览新闻记者,其组织在全国不少城市有公益成员加入。3月23日,长沙市救助站的一名社工向他们发来一条寻亲信息。寻亲人是沈先生,自称来自河北任丘石门桥镇东辛庄村,今年46岁,目前在湖南长沙以打零工为生,想要寻找失联31年的姐姐。
24日,朱平优通过自己公益服务中心的视频号发布了沈先生的寻亲消息。这条视频迅速引起保定当地爱心组织的关注,引发爱心传递,很快引起任丘市义警救援队的注意。“上午8点多看到确定了她姐姐的信息,9点我们队员就到他姐姐家了。”任丘市义警救援队总指挥刘佳表示,24日一早看到这条寻亲信息后,队员们便将寻亲信息发至任丘市多个社区、村委群,并组织队员开展走访工作。早上8点多,一位自称和沈先生是小学同学的网友提供了沈先生姐姐的一个信息。经过多方打听、走访,任丘市义警救援队队员便在早上9点多在东辛庄村附近的檀家庄村找到了沈先生的姐姐。刘佳表示,他们救援队共有170余名队员,在任丘分布较广,因此从确定信息到见到沈先生的姐姐沈女士,用了还不到一个小时。
3月26日,分别31年的姐弟俩在长沙相见。(来源/受访者刘佳)
阔别31年,河北姐弟终于相聚
“听到我弟弟的信息,当时心就跟用筷子搅一样难受,无法形容。”3月28日,沈女士告诉纵览新闻记者,她老家是黑龙江,1988年父母离异后,父亲便带着他们姐弟俩来到河北任丘。因为父亲常外出打工,姐弟二人从小相依为命、手足情深。1994年秋的一天,当时只有15岁的沈先生与父亲怄气后冲动地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沈女士一家人四处寻找,但始终没有消息。“村里有外出做生意的就托人打听弟弟的消息,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也想过最坏的结果,是不是已经不在了,这辈子见不到了。”提起弟弟的离家,沈女士泣不成声。2001年,沈女士的父亲不幸离世,也让沈女士心中满是遗憾,希望能找到弟弟。看到公益组织发来的寻亲视频,沈女士激动万分,她说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的弟弟。
3月25日下午,沈女士在儿子的陪同下乘坐火车前往长沙。经过多次中转,26日上午,沈女士在长沙一处体育场的地下车库见到了弟弟。刘佳表示,姐弟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沈女士还因情绪激动出现了晕厥的情况,所幸没有大碍。沈女士说,看到弟弟居住在这么潮湿的环境里,心如刀绞。由于沈女士模样变化较大,沈先生第一眼并没有认出姐姐,确认后,沈先生紧紧地抱住了沈女士。
26日下午,沈先生在姐姐和外甥的陪同下登上了返回河北的火车。27日早上6点,当3人走出任丘火车站时,任丘义警救援队的队员已经等候在外面。27日晚,沈女士专门举办了一场认亲宴,欢迎自己离别31年的弟弟回家。
3月27日,姐弟俩回到任丘。(来源/受访者刘佳)
爱心联动,回家之路不再遥远
沈女士回忆,弟弟离家时身上并没有钱,相见后经过聊天才知道弟弟去过很多城市,为了生活捡过废品、打过零工,还做过小生意,但始终生活比较困难,最近几年才来到长沙谋生。沈先生接受纵览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离家31年,他其实常常想念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但是觉得自己这些年来在外面没有赚到钱,心中那个疙瘩也始终未解开,担心回去会给家人带来负担被嫌弃,就一直没有去寻找家人。直到今年春节的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到了家乡和亲人,让他忍不住失声痛哭,于是决定回家。“特别想念我姐,我小时候被欺负了,都是我姐在前面挡着。”不久后,在长沙民政部门的帮助下,沈先生登记了寻亲信息。沈先生回忆,几十年后再次见到姐姐时,他五味杂陈,小时候的画面不断重现,但是担心影响情绪失控的姐姐,他一直强忍着泪水。
几天过去,沈女士一提起弟弟的回归依然激动不已,她称完全不在乎弟弟目前的经济情况,只希望弟弟回到自己身边,与亲人相伴,不再分离。“我希望他放下顾虑,我就跟他说,不管你什么样,姐姐都不会放弃弟弟的。”沈先生称,他准备在家乡找一个力所能及的工作,就守在姐姐身边。
短短几天,就让一对失联31年的姐弟重逢,朱平优也十分激动。他向纵览新闻记者表示,看到这么短的时间内沈先生就跟家人团聚,他真心为这个家庭感到高兴,也为任丘市义警救援队的高效和专业点赞。他认为,能帮助寻亲者找到家人,并不是某一家公益组织的功劳,是全国各地公益组织的爱心联动、携手合作,才让寻亲人的回家之路变得不再遥远。
相关文章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梁胜楠 报道7月24日至25日,河北保定市易县遭遇强降雨,并引发山洪。降雨导致易县北易水河水位上涨,湍急的水流将横跨北易水河的易河庄大桥冲垮。海报新闻记者根据公开消息了解到,这已经不是易河庄大桥第一次出现坍塌的情况。7月26日,当地镇政府表示,该桥为临时桥,非主路大桥。“2021
中新网石家庄7月24日电 题:让牛骨“重生” 河北七旬手艺人40余载坚守骨雕技艺作者 李玉素 谌诗雨 俱凝搏一块纹理粗糙的牛骨头、一台低鸣的打磨机、几把泛着包浆的刻刀……走进位于河北省辛集市南智邱镇南张光村的一处小院里,73岁牛骨雕刻手艺人李玉生正坐在雕刻机前制作他的新作品。7月23日,李玉生进行牛
7月9日,黄杨钿甜的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了“生日动态”:Happy Birthday!这是今年5月身陷“天价耳环”争议消失之后,黄杨钿甜重回公众视野。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条动态引来9217条留言,其中有网友留言“耳环事件没后续了嘛?”,获得2514个点赞,占3万点赞近10%。 那么,耳环事件到底
生物医药,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关系着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需求,一头牵着经济发展,积蓄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河北向“新”发力,向“高”而攀,形成了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河北抗生素和维生素原料生产能力全球领先,片剂、胶囊、粉针等制剂产品生产能力全国领先,中药注射液产量居全国首位。石药集团不
7月1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近期海关在多个口岸查获山寨版“Labubu”,海关方面表示,真伪鉴定的关键是看牙齿,正版是九颗尖牙,仿品常常因为模具的误差,会减少一两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上“鱼目混珠”销售高仿LABUBU十分常见,30元不到就能买到。海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全域融合,构建“棋韵+体旅”消费新生态 07-28
2 烟台理工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07-28
3 就市论市 | 多因素支撑市场 下阶段如何把握结构性行情? 07-28
4 00后汽车工程师“狂飙”飞花令,连胜19人成最强擂主 07-28
5 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深圳报告1例 07-28
6 “除农残”成为高端冰箱标配功能,是真功效还是炒概念? 07-28
7 北部暴雨南部高温!本周,我省天气“水火两重天” 07-28
8 网传“已领证结婚”?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回应 07-28
9 小手工里藏着大玄机 武汉交警走进“纸飞机公益课堂” 07-28
10 边骑行边拍摄 展示太原烟火气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