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张伟
日前,运动医疗器械生产商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星医疗”或“公司”)更新招股书,补充财务数据。
2023年9月,天星医疗首次提交招股书,将在上交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并上市。2023年10月,天星医疗接受问询,但直到目前仍等待上会。
招股书显示,天星医疗面临“带量采购”导致产品价格暴跌、核心原材料被“卡脖子”、知识产权诉讼等风险。或是为了增加IPO的通过率,天星医疗下调了2.13亿元募资金额,包括取消营销网络项目、缩减8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天星医疗IPO的募资总额仍高达8.8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只有5.51亿元。天星医疗能否通过IPO融资再造一个“天星医疗”,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估值短期内暴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健康运动的普及,运动医学市场规模迎来高速增长,也让天星医疗等生产运动医疗器械的公司迎来发展机遇。
灼识咨询的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运动医学行业的市场规模约39.1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89.3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约10.9%。
工商信息显示,天星医疗成立于2017年7月,由董文兴、聂洪鑫(其全部股权由聂为代持)、陈灏出资创立,三人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5%、55%、10%。
据公开资料,董文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博士,“下海”前曾在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任职。聂洪鑫是天星医疗的早期投资人,曾任康辉医疗的董事总经理。康辉医疗是中国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骨科公司,后被美敦力收购。陈灏家族控制的企业具有运动医学领域相关产品的生产经验。
创始团队成员深厚的专业背景,让天星医疗很快就获得了资本青睐。招股书显示,从2020年5月到2023年1月,天星医疗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股权交易,期间共进行了6次股权转让和4次增资。
随着多次股权变动,天星医疗的估值也水涨船高。2020年7月,天星医疗第一次增资时,公司估值只有8亿元,到2023年1月,天星医疗进行第四次增资暨第六次股权转让时,公司估值高达 35 亿元。
2023年3月,天星医疗首次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距其最后一次增资暨股权转让仅过去两个月。相关机构突击入股的同时,也让市场质疑天星医疗在IPO前吸纳外部股东是否为了抬升公司估值。
Wind信息显示,天星医疗IPO前的市销率为14.58倍,已上市同行中,威高骨科、大博医疗、凯利泰、春立医疗2023年的市销率均未超过10倍,最低的春立医疗只有3.7倍。超高市销率,让天星医疗高估值的合理性存疑。
值得一提的是,聂洪鑫在天星医疗IPO前进行多次股权转让,其持股比例从天星医疗成立时的55%降至4.9%,累计套现4.9亿元。同时,董文兴取代聂洪鑫成为天星医疗的新实控人,IPO前合计控制天星医疗41.47%的股权及对应表决权。此外,陈灏在2019年9月退出了天星医疗。
“带量采购”或影响业绩
资料显示,天星医疗所在的运动医学赛道,是骨科四大细分领域之一。目前被广泛认可的骨科四大细分领域分别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运动医学也是骨科四大细分领域中增长最快的板块。
据悉,运动医学产品主要用于治疗骨与骨之间的跟腱、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损伤。运动医学的目标是以最小的创伤实现最大的功能修复。天星医疗建立了包括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手术工具等运动医学全平台产品线,致力于为患者提供运动医学整体临床解决方案。
营收构成显示,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下称“报告期内”),天星医疗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0.73亿元、1.48亿元、2.41亿元及2.23亿元。其中,植入物的营收占比一直超过75%,有源设备及耗材的营收占比约15%,手术工具等其他产品的营收占比相对较低,不足10%。
天星医疗认为,公司首要风险来自于“带量集采”政策。所谓“带量集采”,是指在药品或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过程中,通过明确采购数量的方式,以“以量换价”的机制与供应商进行竞价谈判,最终降低采购价格并保障供应。
天星医疗主营的运动医学产品在2023年就已被纳入“带量集采”范畴。天星医疗称,若以“带量采购”产品最高有效申报价格作为集采前终端价格测算,公司中标产品终端价格较“带量采购”前普遍下降60%左右。受“带量采购”的影响,天星医疗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69.71%,较2023年下降超5个百分点。
还有观点认为,“带量采购”对于天星医疗未来业绩的影响仍未充分释放。目前天星医疗的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报告期内基于经销商的营收占比超过93%,随着“带量采购”导致产品终端售价下降,可能影响天星医疗经销系统的稳定性。
天星医疗还提到,如果“两票制”未来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在全国各地全面实行,公司需进一步扩大营销团队以维持销售网络、学术推广等活动,同时在没有经销商的协助下直接为医生提供技术支持,这将会产生更多额外的销售费用。
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在流通过程中只能开具两次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一次由药品生产企业向药品流通企业开票,第二次由药品流通企业向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开票。“两票制”旨在压缩中间环节,减少层层加价,降低药品虚高价格。
或许是受到被质疑其IPO募资金额过高的影响,天星医疗在新版招股书中直接砍掉了“网络营销项目”(对应减少募资金额1.33亿元)并缩减了“补流”金额。募资用途“无营销”的同时,募投项目达产后,天星医疗如何消化新增产能以及保持业绩高增,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本文源自投资者网
相关文章
·年报收官!A股十大“盈利王”出炉 A股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数据显示,去年有77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其中24家来自银行业、10家来自非银金融行业。归母净利润最高的10家公司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招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海油、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第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 4月29日晚间,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人寿持续深化资产负债联动,不断加强承保管理,同时受市场利率变化影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此外,一季度,
来源 | 中访网责编| 李 枫4月30日,山西汾酒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度报,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的答卷: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汾酒实现营业收入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4月29日晚间,中航产融(600705.SH)公告称,由于公司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公司正在推进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工作,因此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已于4月28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终止上市申请,并于4月29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国产胰岛素“双雄”之一的通化东宝(600867.SH)业绩再变脸。4月27日晚,通化东宝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更正后的业绩为,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约为亏损4272.32万元,同比下降103.66%;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