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受强冷空气影响,4月11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天气。此次大风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突破极值站点多等特点。
气象监测显示,在本轮大风天气中,阵风风力8级以上影响国土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公里;内蒙古、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阵风11~13级,局地14~15级;大风最强时段出现在12日和13日。内蒙古、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共有32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最大阵风突破4月历史极值,其中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6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突破历史极值。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芳华:像宁夏银川、甘肃武威、山西长治和忻州、北京的门头沟、天津蓟州、浙江杭州,以及像河南的安阳和三门峡等地的阵风局地最大达到了14级。河南安阳林州局地最大阵风有15级。
受大风和传输影响,10日到13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沙尘天气,最远传输到海南岛北部,影响面积超过430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中部以及陕西延安、榆林和宝鸡、山西运城、河北衡水和邢台等地局地出现沙尘暴或强沙尘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芳华:此次沙尘天气之所以能够远距离传输到华南地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还是这次沙尘天气强度非常大,达到了强沙尘暴的等级,上游地区的起沙量非常大。二是沙尘传输的高度高,在高空强风的作用下,非常有利于远距离传输。第三是南方地区的降水刚结束,沙尘就接踵而至,缺少了降水的湿清除作用,也是此次沙尘天气能够影响到西南、江南、华南等地的原因。14日,本次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趋于结束,大风的范围和强度继续减小,夜间陆地的风力将明显减弱,南方的弱浮尘天气也继续减弱。
相关文章
新华社惠灵顿5月1日电(记者龙雷 陈正安)新西兰5月1日遭遇极端天气,地处北岛的首都惠灵顿出现十多年来最强的大风,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等部分地区因强降雨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新西兰气象局在惠灵顿地区发布红色强风预警,预警从当地时间1日上午10时开始,将持续到2日凌晨3时。这是今年首次发布红色预警。惠
今天(5月1日)五一假期开启,我国南方降雨将减弱停歇逐渐转晴,东北地区的降雨仍会持续。假期期间,东北地区将持续偏冷,西北、华北等地会有明显气温波动,南方则会先以暖热为主,后期将迎降雨降温。今明两天南方降雨快速减少减弱 东北地区仍有明显降雨昨天,南方的降雨向东发展,江南、华南大部出现降雨,强降雨集中在
中国气象局今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五一”假期及整个五月全国天气情况进行预测。总体来说,假日期间北方地区多冷空气活动,气温有明显起伏。假日后期,广东、广西等地将有大雨并伴有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预计“五一”假日前期,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陕西、甘肃以及京津冀的部分地区将有4~8℃降温,局地降温10℃以
昨日湖北大部气温升至29℃今天上午湖北西部地区暂别阳光天空被阴云覆盖其他地区多云预计今天鄂西南阴天有小雨江汉平原南部、鄂东南多云转小雨其他地区多云到阴天最高气温西部将降至19~23℃明后两天全省大部地区以多云为主局地偶有小雨来扰风力较大阵风可达4~6级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25~30℃未来三天部分地
今天白天晴,北风一二级转三级左右(阵风六七级),最高气温22℃;夜间晴转多云,北转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7℃。大风蓝色预警中,中午前后阵风明显,注意防风防火和出行安全。来源:@气象北京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没想到啊...瘦不下来可能是缺少这种维生素!尤其35岁以上→ 05-01
2 五一出行必看丨野外活动建议穿浅色 外出就餐注意五点→ 05-01
3 “理润旱码头”奏响理论与文化的融合乐章 05-01
4 600万份温暖传递!丰金爱心餐厅用八年坚守书写大爱温暖港城 05-01
5 【关注】长春连续3天有雨! 05-01
6 “五一”假期首日北京市属公园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 05-01
7 新西兰遭遇极端天气 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05-01
8 按摩椅不好卖,奥佳华营收连降三年,一季度现金流为负 05-01
9 买房送88克黄金,别墅240万元折扣……房企五一全力抢客:总部派人到售楼部督战 05-01
10 这道美食很多遵义人都吃过,竟然是“非遗”!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