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安家庭农场水稻育秧大棚里绿意盎然。本报记者 梁金池摄
□本报记者 梁金池
谷雨时节,祖国版图上极东极北的龙江大地热闹起来,农事生产由南到北渐启。作为省内较早开启“春耕模式”的地区,哈尔滨市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4月17日,记者跟随全省春耕生产暨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会议参观团,走进五常市和双城区,亲身体验春耕的魅力。
这个春天,“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市处处散发着“米香味儿”。汽车驶进位于五常市常堡乡南岗村的星安家庭农场,41栋水稻育秧大棚映入眼帘,“米香味儿”便来源于此。记者观察到育秧大棚内绿意盈盈,秧苗长势健壮,叶龄普遍已达到2叶1心。
星安家庭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他们围绕水稻秧苗叶龄进程开展秧田标准化管理,这里41栋水稻育秧大棚内全部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控制卷帘器,能够实时监测和管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进行喷淋、调酸、防病、除草等标准化管理。
在水稻育秧大棚最边上,水稻智能化暗室育秧工厂里机声隆隆,这里是水稻秧苗的“出生地”。几位工人正在全自动供盘机前忙碌着,撒底土、播种、浇水、覆土、叠盘码垛,整套流程流水线式作业,一气呵成。随后,罗列整齐的育秧盘会被“关”进“小黑屋”。这个“小黑屋”内温度在30℃-32℃之间、湿度在60%左右,秧苗经48至60小时可以达到立针期,长到1厘米时会被移出暗室,在室内常温条件下炼苗,再进入大棚管理。
“这批水稻秧苗在3月29日进行温汤浸种和双氧催芽,3月31日进行暗室叠盘育秧,4月4日就移入育秧大棚进行标准化管理了,育秧效率很高。”星安家庭农场负责人说,这里每年可生产标准化水稻秧苗15万盘,用于供应本地水稻种植。
双城区幸福街道久援村的旱田地块同样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此时,一台气吸电控播种机正在进行玉米播种展示,播种机所过之处,一条大垄上被整齐地撒下2行玉米种子,同时完成了滴灌带的铺设工作,并在播种结束后进行镇压和滴灌浇水。
“玉米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实现精准调控玉米生长。滴灌带能够将水分和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水分利用率可提高30%至50%,肥料利用率可提升20%至30%。”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杜滨介绍,此技术还能避免因过量施肥和灌溉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繁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双城区幸福街道庆城村的大豆单产提升示范区现场。哈尔滨市东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他们今年采用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种植1000亩大豆,亩均播种密度达1.5万株,这比常规小垄种植要增加0.3万株。播种密度的增加,带来的是产量的提升。示范区预计亩产达250公斤,比常规小垄种植大豆亩均增产50公斤,亩均增加效益210元。
眼下,黑龙江的春耕生产图景即将全面展开。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马晓非介绍,我省今年春耕生产主要是推动以大垄密植技术为重点的大面积单产提升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力争一、二积温带在5月10日左右完成大面积旱田播种,三、四积温带在5月20日左右完成旱田播种,5月25日前完成水田插秧,确保各种作物全部播插在最佳丰产期,为今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600亿斤以上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历时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在南疆完成近21万平方千米土壤地球化学调查,首次全面摸清了南疆土壤的54种元素和指标数据,发现一条沿天山南麓横跨千公里的“硒腰带”。地质工作人员在进行富硒土壤剖面调查。新华社发自治区地质勘查管理中心主任王卫江介绍,这条“硒腰带”东起焉耆
12日,“一带一路”技术创新成果科创投资专场对接活动在蓉举行。作为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的特色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旨在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企业与国内企业、投资机构搭建高效对接平台,促进先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活动现场现场举行了大院大所创新平台合作签约。其中,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四
6月2日,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长安堡村水稻制种基地,农机手驾驶农机在翻耕整地,准备移栽杂交水稻制种。近年来,该县采取“制种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把杂交水稻制种作为“一县一特”重点产业打造,持续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李尚引 摄(湖南图片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的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四良”融合,加快单产提升关键措施落实落地,近日,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主
【专家视点】作者:李翠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关键在于守住耕地质量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我国自2015年起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全域融合,构建“棋韵+体旅”消费新生态 07-28
2 烟台理工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07-28
3 就市论市 | 多因素支撑市场 下阶段如何把握结构性行情? 07-28
4 00后汽车工程师“狂飙”飞花令,连胜19人成最强擂主 07-28
5 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深圳报告1例 07-28
6 “除农残”成为高端冰箱标配功能,是真功效还是炒概念? 07-28
7 北部暴雨南部高温!本周,我省天气“水火两重天” 07-28
8 网传“已领证结婚”?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回应 07-28
9 小手工里藏着大玄机 武汉交警走进“纸飞机公益课堂” 07-28
10 边骑行边拍摄 展示太原烟火气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