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4年“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评选结果,梓潼县佳裕家庭农场入选全省粮油规模经营先进主体,54岁的古国洪作为负责人荣获“粮王”称号。
从普普通通的农民到成为全省“粮王”,多年间,古国洪一次次“折腾”,让“望天地”成了“高产田”:烘干粮食8000余吨,服务小农户1.5万余户,经营收入达2600万元,小农户平均增收600元……
这一份丰收“答卷”,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愣头青”吃了“豹子胆”
泥浪翻滚,古国洪用粗糙的手掌全神贯注操作着新一代耕地机。初春的阳光下,他黝黑的脸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皱纹格外明显。今年是古国洪与田地打交道的第12个年头,回想从一条“险”路到闯出一条“稻”路的经历,他思绪万千。
2012年,全国大力推动农业发展,广阔农村大有作为的风吹到乡村田野,但作为农机产品销售员的古国洪却发现了一种“怪现象”。“到处都在说推动农业发展,助力粮食增产,但我们的农机产品销量反而陷入瓶颈,没有增长。”古国洪回忆,他走遍多个田地发现,这“怪现象”的背后是“没人种地”。
“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没人种,我就来种!”古国洪嗅到了发展气息,他当即放弃销售的稳定工作,拿出积蓄投入到“种地”中。
毫无耕种经验的他,第一次出手就是七百亩,周围人看着这个“愣头青”,直言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质疑声中,为了种好零零散散的地,古国洪没日没夜地干,聘请多位工人、向老农人请教……一系列努力下,古国洪却“不负众望”——亏本了!
“当时亏了20多万元,但我认为是个好事情。”古国洪说,除了本身田地质量差以外,他真正意识到,种地除了勤劳,更需要善用设备工具。“我不听‘老农人’的那些种地经验了,得提高机械化程度。”古国洪说。
“越亏越种!”带着这份“折腾”,古国洪继续承包四百亩地,并入手了多台农业器械,减少人工成本,在众人不解的眼神中,一场热烈的“农业革命”发生在田野间。
最终,他扭亏为盈。
“老把式”玩出“科技范”
既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尝到了农业器械的甜头,古国洪积极转变观念,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思想中彻底解放出来。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保障粮食产量,让有限的土地多产粮,古国洪积极参加梓潼农业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以前父母爱说,读书不用心只有回来种地,现在我反而去读书学习种地。”古国洪笑道。
科技对农业来说有多重要?古国洪给记者讲了个故事。过去一到播种期,他就愁眉苦脸。“试过很多种机器,都达不到播好、长好的目标。”古国洪说,自己实在“琢磨”不出门道了,好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积极帮他对接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还特意邀请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一批批农业科技工作者与古国洪一起,在田间忙着测试各种播种机,学习利用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
科技赋能下,2018年,古国洪在自己的稻茬小麦地上尝试了湿田免耕条播技术,播种环节每亩节约成本60元以上,节约种子10斤。到了冬干春旱时期,保墒能力显著增强,土壤湿度比旋耕麦田高出10%以上,小麦后期长势明显,产量提升了40至60公斤。
小麦产量的不断提升,正是古国洪实现从“会种田”到“慧种田”转变的一项有力实践。目前,他所在的合作社共有56台农机设备,日常还会对周边村民开展农技培训,让农民们都吃上这一碗“技术大餐”。
“中国碗”盛上“梓潼粮”
全省的“粮王争霸”评选标准严格,涉及生产效益、产量水平、管理水平等,能从中脱颖而出,古国洪认为除了机械化以外,锚定粮油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带动梓潼县全县粮食产量提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建设一块,示范带动一大片”。在古国洪的佳裕家庭农场,他陆续投入500余万元购置耕种防收烘干全环节农机设备,同时配套烘干中心、农机停放棚、低温储存库、办公及培训等附属设施,不断辐射带动周边粮油生产规模经营发展。2024年累计培训各类农机操作人员800余人次,完成生产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4.5万亩次,辐射卧龙镇、文昌镇等6个镇(乡)。
为“天府粮仓”夯实“天府良田”之基,让“中国碗”盛上一份“梓潼粮”。在梓潼县,类似古国洪这样的产粮大户还有许多,全县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689户,1000亩左右规模的大户13户。县农业农村局为种粮大户提供稻谷种植补贴、统防统治、农机购补等,并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黄昏时分,古国洪总会到田里转悠,作为新一代“粮王”,这份荣誉让他倍感压力,更充满动力:继续耕好希望的田野。这份来自“粮王”朴素的初心信念,也是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乡村振兴,需要每一位新农人。
(涪江观察记者 刘晓东/文 梓潼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相关文章
近日,中国领先的农产品B2B数字化服务公司一亩田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区间为每股4.10美元至5.00美元,拟募资约2000万美元。目前一亩田董事长邓锦宏已带领团队在美国展开路演,向全球投资者展示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对中国农业的深远影响,并预计于7月底
中新网百色7月12日电(黄令妍)7月11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芒果丰收季促消费活动·百色芒果营销季,在“中国芒果之乡”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启动。系列对接活动有效拓宽市场,产销签约金额达1.2亿元。广西是全国第二大芒果产区,形成了以百色为核心的右江河谷芒果产业带,汇聚桂七芒、台农一号、金煌芒、贵妃芒
【来源:云南日报】原标题:立体农业 分层生金农户采摘木姜子。供图 时下,个旧市保和乡斐贾村委会的千亩木姜子进入采收季。在清香四溢的种植地里,种植户李存辉手持箩筐,指尖轻巧一转,一串串木姜子便簌簌落入筐中。“种木姜子管理简单,我家30亩地年收入近3万元,这荒山真成了‘聚宝盆’。”一头大汗的李存辉笑呵呵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王慧平)风吹麦浪满地香,机声隆隆收获忙。眼下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时节,在羲皇故里广袤的田野上,收割机轰鸣穿梭,运粮车往来奔忙,一幅繁忙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连日来,麦积区农机服务中心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多措并举投身“三夏”机收会战,全力奏响夏粮丰收“进行曲”。----护航保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孙悦 尚凯文 刘昊天6月10日正值麦收时节,泰安市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的金色麦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在隆隆作业。15时整,田垄旁的会议室里,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答辩——由种粮农户、主管部门、农业专家和高校教授共同组成“跨界评审团”,正现场“把脉”山东农业大学2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全域融合,构建“棋韵+体旅”消费新生态 07-28
2 烟台理工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07-28
3 就市论市 | 多因素支撑市场 下阶段如何把握结构性行情? 07-28
4 00后汽车工程师“狂飙”飞花令,连胜19人成最强擂主 07-28
5 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深圳报告1例 07-28
6 “除农残”成为高端冰箱标配功能,是真功效还是炒概念? 07-28
7 北部暴雨南部高温!本周,我省天气“水火两重天” 07-28
8 网传“已领证结婚”?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回应 07-28
9 小手工里藏着大玄机 武汉交警走进“纸飞机公益课堂” 07-28
10 边骑行边拍摄 展示太原烟火气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