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以来,不少医院的花粉过敏患者数量明显增加。记者在北京同仁医院了解到,每年1—3月份春季花粉播散期间,门诊过敏相关症状的患者就会较平时增长约20%。而今年的花粉季,比往年提前了一周左右。
为啥春季容易过敏?花粉过敏的“元凶”是鲜花吗?怎么预防?一起了解↓
春季花粉过敏高发,“元凶”竟然不是鲜花?
春天,万物复苏,动物、植物都迎来了一年的新开始,它们蓬勃生长的同时,释放的过敏原也多了起来。因此,这个时期过敏患者的病症就显得更加严重。
过敏原可以分为常年过敏原和季节性过敏原——
常年过敏原,一年四季都存在,比如尘螨、宠物携带的过敏原等。
季节性过敏原,跟季节有关,春天一般源自树木,夏天一般源自霉菌,秋天往往源自杂草。
许多人可能会疑惑,为啥生活中几乎不接触花,还会出现花粉过敏?其实,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不是美丽鲜艳的观赏鲜花,而是通过风媒传授花粉的树木类植物。
自然界的花粉传播主要分为风媒和虫媒两种形式——
桃花、樱花等通过虫媒传授花粉,通常不容易引起过敏;
杨树、柳树、柏树等通过风媒传授花粉,更容易在春季引起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与感冒有何区别?
流鼻涕、鼻塞、打喷嚏既是感冒症状,也是过敏症状。那么二者有何不同?
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张罗介绍,流感的主要症状,会有不同程度发热,但是过敏性鼻炎只是感觉到全身的疲乏和倦怠。
此外,花粉过敏在初期症状不明显时,患者很难分辨出来。如果患者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对某种食物过敏,出现口咽部的干痒、嘴唇肿胀,可能是花粉和食物出现了交叉的过敏反应。
建议怀疑自己患有花粉过敏的患者,及时去医院查明自己的过敏原,便于进行适当的过敏原环境控制。
花粉过敏与感冒有何区别?一图了解↓
哪些人群容易过敏?
医生介绍,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同时对自身组织保持耐受。而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一些通常无害的物质(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产生的过度免疫反应。
这三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对于过敏,整体来说青壮年相对高发。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免疫力比较强,但户外活动比较多,接触过敏原的概率也更高。
幼儿园小朋友,容易对室内过敏原过敏。
中老年人群,因为慢性病用药增多,出现药物过敏较多。
如何预防花粉过敏?
按往年数据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花粉浓度约在3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并将持续到5月。过敏人群想要预防或减轻不适,最主要的就是不接触过敏原,一个字“躲”——
在花粉季节,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区域。
春季中午和下午是室外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要尽量避免外出。出门时做好防护,比如佩戴口罩、硅胶保护套眼镜,穿长袖衣裤等。
在家里,尽量关闭门窗,可以使用空气过滤或净化的设备来降低室内的花粉浓度。
外出开车时不要开窗,通风模式可以选择内循环。
外出回家要及时脱掉外衣并清洗鼻腔。
预防过敏能提前用药吗?
医生介绍,做好预防要比出现过敏症状后再治疗更有效。对于有明确过敏症状的患者,一般建议在春季花粉季节前至少2—4周开始使用预防性药物。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提前用一些鼻喷激素。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以提前使用过敏性滴眼液。
过敏性哮喘患者可以提前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出现过敏症状后选择“扛着”,认为等过敏季过去,症状就消失了,这种做法其实不可取。如果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来源:央视新闻、健康北京
相关文章
干眼症的物理治疗有两大方法:一、雾化熏蒸使用含有药物成分的温热的蒸汽,帮助舒缓眼睛 缓解干眼症引发的干涩、疲劳,还能软化睑板腺的油脂。这项治疗就像在给眼睛做 。二、睑板腺按摩睑板腺按摩,对干眼症患者特别重要!它能疏通堵塞的睑板腺,使油脂分泌顺畅,让泪膜更稳定。能有效缓解眼睛干涩、发炎的情况。闪电新闻
随着气温回升,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湖北武汉市第三医院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该院今年已接诊隐翅虫皮炎患者200余例。其中,4月11日单日接诊量达20例,较去年同期激增35%。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陶宇莎分析,隐翅虫活跃期提前,与近期气温显著升高相关。有患者表示,“晚上感觉脸上有虫
为进一步扩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范围,推动规范异地就医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今年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联合自治区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做好区内异地就医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工作的通知》,从2025年5月1日起,全区范围内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统一纳入DRG/DIP付费管理。此前,针
4月20日,广西百色体育生“左膝长骨瘤被医生错切右膝”一事有新进展。当事人小罗的母亲何女士称,儿子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将在4月22日开庭。何女士称,事情发生后,孩子在家里休养近一年,“他心里也过不去那个坎,高三了,体育生本来要锻炼维持数据的”。何女士表示:“我不想接受任何的和解
4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嘉信理财联合发布第三年度《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4年的调研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为71.8/100,相比去年的68.7分继续提升,这一结果可能源于高学历人群占比较往年提高、低分群体补足基础金融知识短板、居民金融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