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流水从贵州蜿蜒而来,在广西中部折了几道弯,继续向下而去。这条河名叫柳江,这几个弯穿过的地方因而有了一个名字——柳州。一切似乎都是注定的,柳州有幸拥有柳宗元一生最后的四年,柳州刺史是他出任的最后一个职位,他也因此被世人称为柳柳州。参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时看到了《荔子碑》拓片,按捺不住。多年前曾于眉山三苏祠见到过清代摹刻的石碑,当地称之为“柳州碑”,因为原碑就在柳州。
罗池庙
柳侯祠在柳侯公园南端,墙外有碑,上刻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其东即为罗池,一泓池水尚在,花木围绕,池畔有柑香亭,亭内有人执麦克风在努力地唱着20世纪70年代的老歌。
罗池
柳侯祠内供奉的是中唐诗人柳宗元。如今人们大多认为北宋末年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故名之为柳侯祠,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柳宗元死后不久,韩愈就已尊称其为柳侯了。《柳州罗池庙碑》首句说:“罗池庙者,故刺史柳侯庙也。”韩愈出身贫寒,由孤嫂抚养成人,而柳宗元系河东世家,母亲卢氏也是大族出身,在韩愈看来,柳宗元身份高贵,绝非一般人。然而这还不是称其为“柳侯”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韩愈在文中以出神入化的生花妙笔为读者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任刺史的第三年,曾与部下魏忠、谢宁、欧阳翼欢饮,酒后自言“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并嘱咐他们三年后为自己建庙。郁郁不得志的人醉中说些大话,这事不稀奇,稀奇的是一年后柳刺史果然“及期而死”。或许柳宗元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隐约有些直觉,但颇信巫祝的当地人却把他那“死而为神”的醉话当了真。又过了三年,心里还惦记着这事儿的欧阳翼果然梦见了柳刺史,柳刺史梦中明确要求他把庙建在罗池。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罗池庙建成,转过年来,谢宁专程进京,请吏部侍郎韩愈为此撰写碑文以刊刻于石。韩愈下笔有神,顺带还讲了个故事,有个叫李仪的过客在罗池庙大堂上喝醉后,做出了轻慢不雅之举,结果“得疾,扶出庙门即死”。
李仪之死,事奇文诡,本不当较真,但欧阳翼、谢宁等人确是真人实名,韩愈文辞真假参半、虚实相生,手法之高妙,令人折服。而径以“柳侯”为称,是尊其为真神,以诚表信。
韩愈在碑文后还专门写了《迎享送神诗》,用于歌舞娱神。北宋时苏轼以大楷抄录此诗,至南宋又被勒石刊刻,立于罗池庙。柳州当时为南方荒蛮之地,韩愈特意采用了楚辞骚体句式,诗歌首句为“荔子丹兮蕉黄”,世人遂名之为《荔子碑》。又因其集“柳事、韩文、苏书”于一体,故亦称“三绝碑”。除柳州柳侯祠、眉山三苏祠外,永州柳子庙、湖北赤壁以及仰慕唐宋文化的日本等地后世均有摹刻,是名播海内外的艺术珍品,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
柳侯祠
次日,我再次来到柳侯祠,也就是最初的罗池庙所在地。罗池庙是在南宋时改称柳侯祠的,千年以来,几经兴废,20世纪70年代重建,此后逐年完善。今所见祠庙为仿清木构式三进院落,前殿檐下悬有“雄深雅健”匾额,语出《新唐书·柳宗元传》所引韩愈对其文风的评价,堂内正中位置即为《荔子碑》。
柳侯祠
唐宋古文八大家,唐代仅韩、柳二人,宋代苏轼声名最著,三人却有着类似的命运。韩愈一生两次左迁岭南,先连州、后潮州(皆属广东),写《罗池庙碑》时从贬所回京师不到两年,对柳宗元的遭遇感同身受。而苏轼一生更是三次遭贬,最后一次远在儋州(今属海南),曾作《自题金山画像》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从儋州获赦时先是曾量移永州安置,而永州恰是柳宗元初次被贬之地,且在此谪居长达十年之久。200年间,三位不世之才有着如此相似的经历,才不为执政者所用,不得建安邦治国之功业,一腔不平之气,或鸣成诗文,或挥作书迹,遂成“三绝”之碑。然而此碑也如那三位才子一样,不遇于今世,无论是陈列在博物馆的原大拓片还是眼前的实物,游客大多并不多看一眼,因为古骚体诗文不知该如何断句,读不懂,不如径自到后殿去看柳宗元像去。
出柳侯祠,祠前有株高大的木棉树,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据说这里以前曾有两株古榕树,枝叶相交,每摇其一,则另一棵必为之所动。我没能找出此说的来源,这类传说最常于古代爱情故事中,多美其名曰连理木、相思树等。对于柳侯祠而言,这个故事却应该另有寓意,我猜大概源于人们对韩、柳二人精神世界相互契合的心理体认吧。柳先达后穷,韩先穷后达,两人时运相差虽大,却能惺惺相惜。已是高官的韩吏部能为一个死于贬所的弃臣作如此高的评价,甚至尊其为神,这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的,其中寓意,不言自明。今人唯尚成功,不以势利相交的友谊世所稀见,两株相互扶持的古榕树被这棵高大的木棉取代,或是必然吧。
绕到祠后,有近世所建柳宗元衣冠墓。冢前摆着几束鲜花,一个年轻的母亲正带着孩子恭敬行礼。据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记,柳宗元死后,灵柩归葬出生地西安少陵原,可惜至今已废圮无踪。此衣冠墓20世纪亦废,复建柳侯祠时一并重修,尚可供后人凭吊。
雷塘亭
在柳州的第三天,我追寻着柳宗元的足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流中,终于抵达城南的龙潭公园。
到柳州任刺史之前,柳宗元被贬放在永州(今属湖南)长达十年之久。他这个永州司马的空衔比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也好不了多少,都是仅有名分,毫无实权,根本不能参与当地政务,所以只能专力吟诗作文。柳州比永州更偏远,又往南去了三百五十多公里。但唐代的州刺史却是正六品的实职,是一州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有决策权。因此柳宗元在任上可以做许多实事。好像为了考验初来乍到的新刺史,他刚上任,当地忽然闹起了大旱。
柳州地属亚热带,本不少雨。我在柳州前后待了四天,不阴就雨,整日湿气蒙蒙,就是没见过太阳。也不知柳刺史走的什么运,六月到任,七月便率众到雷塘祈祷,请求上天赐雨,并亲撰《雷塘祷雨文》。
雷潭秘境
雷塘现在叫雷潭,就在龙潭公园内。入公园正门沿路右转,有一雷塘庙,内中供奉龙、雷二神。隔水有雷山。在大龙潭西侧偏北,有一泓碧水隐于山坳之中,林木茂盛,十分幽静,传为雷神所居。走过去,立马感到一派清凉,那情境颇与《雷塘祷雨文》首句“唯神所居,为坎为雷,专此二象,宅与岩隈”相合,这里就是当年的雷塘了。其北有石坊,上刻“风调雨顺”四字;坊南为两层石砌圆坛,为当年祈雨处。近处有石亭,重檐六柱,亭内有碑,上刻《雷塘祷雨文》。亭中有四五人正在读碑,相互商讨文意,笔者遂为之逐句讲解,听者渐多,其中还有几个好学的小童。这种古文,即使我在大学课堂上讲,有些学生的视线还不一定肯离开手机屏,柳州的游人却能听得津津有味。一篇讲完,竟然收到了热烈的掌声,随后还与其中一位干部模样的先生互加了微信。柳州人的好学让我印象深刻,或是冥冥之中得到了柳刺史的荫庇?亦未可知哩。
当然,更多的游客还是集中在大龙潭主景区娱乐休闲,湖面游艇交织,湖边草坪上孩子们在嬉戏打闹,成人则在摆开的餐桌上碰起酒杯来。当年窜贬罪臣的蛮荒之地,如今一派升平景象。
柳江堤
柳宗元到柳州后写过一首《种柳戏题》:“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我一路留心,如今的柳州城内却少见柳树。当我从手机地图上看到城南柳江北岸有个叫柳堤的地方时,想当然地认为那里应该是个古柳成行、垂荫覆地的景点,说不定其中最大的那一株还会被传为柳宗元手植树而专门标出“柳公柳”的字样,可供我拍照留念。既然游雷塘已将原定的柳州二日游延长了一天,不妨再多待一日,到江边寻柳去。
第四日的上午,步行来到柳江大桥下的柳堤,放眼四顾,树木繁盛,郁郁葱葱,但仅在题有“柳堤”字样的纪念碑下寻觅到一株不及杯口粗、才一人半高的弱柳。这让我感到一丝困惑,恰巧昨日在雷潭结识的那位先生是当地园林局的干部,于是我发微信相询,他非常专业地告诉我,地处南方,温度偏高,对柳树危害较大的虫灾一直难以根除,故虽多树而独少柳。这就彻底打消了我找柳公柳的念头,方悟柳堤者,非柳树之堤也,乃是柳江之堤的省称。
柳宗元种植的柳树虽然没找到,好歹柳侯公园还有个柑香亭,那是后人为纪念柳刺史在城西种植柑树而兴建的。如果说祷雨驱旱是当务之急,那么种树成林则是放眼将来。其《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云:“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野遍城隅……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听那口吻,柳刺史似乎准备在此终老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柳宗元下得更远的一步棋是重修柳州文庙,开展礼乐教化。漫步到柳江南岸滨江公园东头的蟠龙山下,我看到了宏伟的文庙和祈求多出人才的文昌塔。过去的文庙不仅是祭孔之处,更是地方官学,修文庙相当于现在的办学兴教。
蟠龙山下的柳州文庙
就在文庙东侧,以柳宗元封号命名的文惠桥横跨柳江,桥南头为驾鹤山,北头即柳州古城东门,城头上是武圣关公庙。站在城头,脑海里突然跳出柳宗元《登永州城楼》的诗句:“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江上的文惠桥
而我眼前的景象却是高楼密集,车流不息,与诗中所写的萧条荒芜全然不同。柳州已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其钢铁、制造行业全国有名。我曾在柳州博物馆看到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艺术造型,用工业机械材料制作的渔翁,披一袭蓑衣,扣一顶几乎遮蔽了面颊的斗笠,背景是草书的柳诗《江雪》。这个“独钓江天雪”的渔翁形象很好地表现出柳宗元铮铮不屈的意志品格。
柳州博物馆的艺术造型“江天独钓”
必须说明的是,广西柳州的冬天几乎从不下雪。《江雪》原本作于湖南永州司马任上。我正是在永州的一家酒店里敲下了本文最后的两句话:斯人去千载,山水得其神。
作者:李雁 编辑:徐征 校对:李莉
相关文章
一道流水从贵州蜿蜒而来,在广西中部折了几道弯,继续向下而去。这条河名叫柳江,这几个弯穿过的地方因而有了一个名字——柳州。一切似乎都是注定的,柳州有幸拥有柳宗元一生最后的四年,柳州刺史是他出任的最后一个职位,他也因此被世人称为柳柳州。参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时看到了《荔子碑》拓片,按捺不住。多年前曾于
盛夏七月,烈日灼灼。罗山县丽水街道刘台社区网格员的一次日常巡查,让一场“高温下的民生保卫战”迅速打响。因连日高温导致社区某处路面热胀起拱开裂,群众出行受阻,街道以“开门教育办实事”为行动指南,从发现问题到修复完成不到一天时间,用“马上就办”的速度守护居民脚下安全。网格“哨声”显实效,民生问题早发现。
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小暑)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提问,夏天蚊子活动增多,大家应该如何防蚊灭蚊?天津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表示张颖表示,蚊子可以传播很多的疾病,比如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热,库蚊传播乙脑,按蚊传播疟疾,而这些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也比较大,所以
“根本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当地时间7月3日,在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今年1月以来的第六次通话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俄领导人的这次对话,给出了颇为负面的评价。“我们通了电话,谈了相当长时间。我们谈了很多事情,包括伊朗问题。我们也谈到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谈了之后我并不高兴。”特朗普对媒体说。这次通话是
6月30日,小米行政发文称,小米在北京、南京上线了一批青年公寓,租金标准为1999元/月。7月1日下午,雷军本人转发小米青年公寓相关信息,并表示:这是为小米年轻工程师打造的员工公寓,位于北京小米昌平园区附近,月租金1999元,一共2600套,应届生优先入驻。据悉,为提升员工幸福感,打造年轻人职场新生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微山湖“六月黄”抢“鲜”上市 07-12
2 25岁印度国家级女网球运动员在家中被枪杀,其父连开5枪,称“被嘲笑靠女儿养尊严受损” 07-11
3 柳江·柳州·柳宗元 | 人文 07-11
4 数字赋能城市治理 东营市举办第二届数字城管岗位技能竞赛 07-11
5 荆州一小区旁荒地变身梦幻莳光园 07-11
6 长白览夏丨远山如黛近山青 一江烟雨半城朦 07-11
7 王建,退休5年后被查 07-11
8 【龙头新闻】大庆绿色化工产业“形稳势好” | 媒体看大庆 07-11
9 中原再担保预算25万元聘请律师事务所 07-11
10 舞钢市人民医院:急救技能“实战”大练兵 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