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0个项目入围终评。其中,青岛琅琊台遗址作为山东省本年度唯一参评项目,成功入围。
此前,记者专访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战国秦汉考古研究室主任、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吕凯。他告诉记者,琅琊台遗址经过6年的考古发掘,确认了该遗址上的高等级建筑始建于秦代,并发现了大半圆瓦当等高等级建筑材料,证明这里是秦始皇东巡期间营建的重要国家工程。
琅琊台遗址位于山东省东南沿海,遗址三面临海,现存秦汉时期夯土台基等多处遗存。
2019年以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青岛市黄岛区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通过持续发掘,确认了位于遗址核心的山顶夯土基址是“秦修汉葺”的高台建筑,规模宏大且规划严整、设计精妙。出土夔纹大瓦当、龙纹空心砖等高等级遗物,佐以早年间发现的秦琅琊刻石,可证实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徙黔首三万户”所筑之“琅邪台”,是最早的统一秦帝国国家工程之一,填补了秦汉时期关中以外高台建筑考古的空白。
山下建筑和窑址区与山顶有道路相通,为高台建筑的附属功能区。东部的夯土台基和东南的院落式建筑群年代较早,对于探索遗址历史文化根源有重要价值。遗址内不同遗迹分布区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密切关系,共同构成一处长时期延续的高等级建筑群落。考古发掘为战国秦汉时期高等建筑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材料。
吕凯介绍,琅琊台遗址出土的秦代夔纹大瓦当,与秦始皇陵、陕西栎阳城、辽宁绥中姜女石行宫等遗址所发现的秦代大瓦当接近,当用于极高等级建筑。
而遗址中发现的秦代龙纹踏步砖,此前仅在关中最高等级建筑遗迹中有发现,在东部地区龙纹踏步砖尚属首次发现,更加印证此处建筑等级极高,其宏大的规模与秦始皇的地位相匹配。
文献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登临峄山(今山东邹城境内)、泰山、芝罘山(今山东烟台市芝罘区北)及琅琊台(今山东青岛黄岛区)。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这次东巡过程中建琅琊台并立石刻诸事,“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后来,公元前218年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又两次驻跸琅琊台。
吕凯告诉记者,“上述记载说的是秦始皇非常喜欢琅琊这个地方,在此停留了三个月。迁徙了三万户民众到这个地方,人数应该超过十万人。免除了他们12年的徭役,让他们专心进行琅琊台的营建。第二年,秦始皇又一次来到琅琊,有可能这时的琅琊台建筑已经初具规模了。”他认为,秦始皇东巡可能带有多重目的,疆域巡视、宣示统治威权,继承齐地祭祀体系,以及海上求仙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疆域空前辽阔,对于新纳入统治范围的领土,他都要定期巡视,宣示统治的威严。
据介绍,作为秦皇汉武东巡的重要地点,琅琊台遗址是秦汉时期“东抚东土”宣示帝国疆域统一和统治威权的象征,考古新发现充分体现了统一封建王朝“六合之内”疆域观念的巩固和对于东方海疆的重视。同时,琅琊台遗址也是统一秦汉帝国“乃临于海”海洋意识与海洋战略蓬勃发展的实证。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琅琊台遗址发现了排水设施。吕凯介绍,除排水管道外,在山顶的建筑群还发现了一些利用道路排水的现象。石铺道路被特意做成了弧形。有暗渠通向路面凹陷处。这种设计因此被认为具有排水的作用。吕凯表示,这种利用路面排水的设计在全国同时期其他遗址中并不多见。
齐迹工作室出品
统筹:孙翔
采写:孙翔 孙博洋 邓玉莉 丁程
视频:郭笃帅 赵怡然
AI生成:孙翔
策划:张达伟 刘赟 高娜 马震
合作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相关文章
7月26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布《关于在南京明故宫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的情况通报》。通报中表示,故宫博物院、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于2025年7月启动明故宫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南京明故宫作为明初都城的核心区域,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该遗址2021年入选国家文物局《
近日,记者从市旅文局获悉,三亚正在开展落笔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公园建设面积约993亩,拟建落笔洞遗址博物馆。落笔洞遗址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南端的史前人类洞穴遗址,文化发展时序处于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过渡文化时期,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位于三亚吉阳区落笔峰山脚下,距今
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文雯)近期,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生产领域,组织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产品质量专项检查及监督抽查工作。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青海新顺达新型保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宁城东冯氏泡沫厂等5家建筑保温材料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辅材料进场验收、生产过程记录、产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 通讯员 周子健 王卓然)6月30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能源项目——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龙口LNG接收站一期工程通过验收检查,标志该项目储罐及接收站主体工程全部建成,完成主体装置机械竣工,向投产运营迈出关键一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龙口LNG项目
原标题:【溯源甘肃文化】伏羲女娲:远古传说的考古寻真秦安大地湾遗址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大地湾遗址一期出土的彩陶纹饰和彩绘符号(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渭河流域小陇山伏羲庙本报特约撰稿人 韩建业伏羲、女娲在文献记载和传说中是中华先祖,是“三皇”中的前二皇,自古以来地位至为尊崇。但因年代久远,许多事迹真假难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全域融合,构建“棋韵+体旅”消费新生态 07-28
2 烟台理工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07-28
3 就市论市 | 多因素支撑市场 下阶段如何把握结构性行情? 07-28
4 00后汽车工程师“狂飙”飞花令,连胜19人成最强擂主 07-28
5 广东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深圳报告1例 07-28
6 “除农残”成为高端冰箱标配功能,是真功效还是炒概念? 07-28
7 北部暴雨南部高温!本周,我省天气“水火两重天” 07-28
8 网传“已领证结婚”?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回应 07-28
9 小手工里藏着大玄机 武汉交警走进“纸飞机公益课堂” 07-28
10 边骑行边拍摄 展示太原烟火气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