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消费最前线 ,作者丨罗弋
人、人、人.....今年的文旅市场似乎继续延续了去年的繁荣景象。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同比增长26.4%。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然而,文旅消费的一面是繁荣,另一面则是挣扎。前几日,青海旅投破产在整个旅游圈引发不小的动荡,因为不只是青海旅投破产,它还把下面的十几家子公司全带“走”了:路游网、撒拉尔水镇、尚东今致、文体旅运营、自驾营地、融资担保、药水温泉、铁航国际旅行社......可谓是“树倒猢狲散”。
青海文旅曾是被寄予厚望的“省级文旅航母”,也是“正规国资平台”,同时其又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可谁能想到一副好牌打得稀烂。
而纵观景区类文旅企业,不少也在叫苦不迭。
出游人次年年都在涨,可是文旅企业却好像过得一年比一年差。
根据艾媒咨询对2023年我国20家A股市场旅游及景区上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在这20家旅游及景区上市企业中,无企业营收较2022年有所下滑,20家企业营收均较2022年有所提升,营收同比增幅最高的企业为众信旅游,增速高达550.60%。利润方面,有16家旅游及景区上市企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正值,表现为盈利。
可以看出,随着旅游经济迎来了战略转折点,各大文旅企业基本都吃到了复苏的红利。但到了2024年,旅游形势一片大好的环境下,强势增长的势头没有持续。
18家景区类上市公司中,仅有长白山、西藏旅游、宋城演艺、九华旅游这4家营收和利润实现了双增,其余14家企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有一项或两项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且降幅多在两位数及以上。其中,以海昌海洋公园、大连圣亚、桂林旅游和ST张家界四家旅游企业亏损情况最为严重,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均超过100%。
从财报来看,文旅企业中,自然景区类的业绩普遍难看,游客数量下滑明显。比如张家界的游客数量从2019年的近8000万人次下降至2024年的3570万人次,接待规模减少了超过一半;桂林旅游2024年共接待游客568.34万人次,同比下降8.12%。
不过在这一众自然景区类文旅企业中,九华旅游近两年的表现颇为亮眼,今年的增长速度更是一骑绝尘。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九华旅游的营业收入约2.35亿元,同比增长30.13%;归母净利润约6865.86万元,同比增长31.83%。
峨眉山这两年的营收增长和盈利能力也相对突出,只是今年一季度下滑较快。
这种业绩分化很大程度上源于从玄学中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的年轻人迷上烧香拜佛,捧红了寺庙游。
2023年,年轻游客们陆续挤爆寺庙景区。先是雍和宫,热门的时候,雍和宫的日均客流量基本维持在4万人次左右,“先请手串,再去开光,至少要排四五个小时”。而后灵隐寺、鸡鸣寺、五台山等地皆迎来旅游高峰。社交平台上,与“寺庙”相关的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小红书关于“寺庙”的帖子更是层出不穷。
今年,寺庙游的热度仍未消退。大年初一,灵隐寺游客量火爆,凌晨时分已是人山人海,灵隐景区接待大量游客。
根据网上对热门寺庙的营收预测,仅靠门票,普陀山、峨眉山、灵隐寺等景点就赚得盆满钵满。
年轻人集体奔向寺庙,烧香拜佛,背后是他们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后所兴起的玄学热。当就业、职场、婚恋等各方面的压力加剧了年轻人的焦虑与恐慌,而大部分人苦于无法突破困境,对外部环境越发感到无能为力时,“求神拜佛”、寻找寄托,显然成了缓解精神压力的一种方式。
如今,这股玄学热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从奢侈品到快消,从线下体验到线上服务,从国内到海外,各种与玄学相关的赛道都迎来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
所以,国内的寺庙景区仍将继续受益于这一现状,而且随着年轻人涌入,这些寺庙围绕年轻人的需求也日渐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商业链条,包括线上营销、文创周边及禅修等旅游服务。尤其是文创产品,雍和宫的香灰手串、灵隐寺的十八籽多宝佛珠以及法喜寺的莲花菩提手串,一度在社交平台上爆火,其他如寺庙咖啡、茶饮、雪糕等也获得了不少追捧。
不少年轻人坚定地认为,在寺庙许完愿不买上一串祈福手串,是不完整的拜佛流程。
寺庙游的兴起,不单单在于缓解压力、寻求寄托,一个客观因素是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相比其他旅游景区,寺庙游的性价比优势渐渐显露出来。
今年,我们看到,不少寺庙斋饭也被捧为了新晋网红“打卡点”。每逢周末节假日的饭点,这些寺庙的素斋窗口的排队队伍,比写字楼电梯前的队伍还要长,而这些素斋的价格普遍较低。如普陀山内的寺庙餐厅,早餐价格在3-5元,午餐价格在5-10元;上海龙华寺仅售一款“罗汉面”,价格为15元/碗。
较低的餐饮价格和拉满的仪式感,极大地吸引了现在注重性价比的年轻人,相反,一些传统景区却还沉迷于高票价、高物价带来的庞大利益,备受游客诟病。
去年,国庆节之后网络上流传的一张景区门票数据上了热搜,因网友发现想要游完张家界的所有景点需要花费3500元。尽管这种计算方法有失偏颇,可背后是多年来消费者被旅游景区收费乱象所困扰的事实。而这两年不少景区的二次消费下滑,也正是其业绩不佳的一个原因。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更加看重性价比。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及中国青年报全媒体平台进行了一项“青年旅游意向”调查,共有2134名青年参与。调查显示,00后受访者在旅行中更加精打细算,一次旅游花费在1000元以内的比例更高,将近七成(66.9%)。
解压疗愈、价格不贵,这两点无疑戳中了不少年轻游客的消费心理。
寺庙游的兴起和火热,使得寺庙的商业化发展也迎来了机遇,尤其是带来了更加多元的业务结构。
根据久谦中台行业研究的数据,通过对灵隐寺、雍和宫等知名寺庙的数据统计,门票约占总营收20-40%,香火钱和法事活动贡献15-40%,文创产品销售占比逐年提升至10-30%。
以手串为例,从淘宝了解到,目前,全国超过70座寺庙都在淘宝有店。过去一年,相关中式手串售出了超过60万件,如前两年灵隐寺十八籽手串爆火,销量剧增。同时,过去一年,淘宝上手串商品成交暴涨566%,仅普陀山旗舰店去年便卖出了近30万条手串。这也难怪有机构预测,至2025年,我国的寺庙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只是,与其他旅游景点不同,寺庙的商业化越成功,功利性的意味越强,和其背后依托的传统佛、道两家文化也将越矛盾。
当前借着寺庙游的火热,乱象已经产生。某直播间内,一串号称“雍和宫同款”的白水晶手链被标注“能量净化”“招财纳福”功能,售价从30元炒至上千元;某寺庙推出的微信头像开光服务标价3000元,宣称“换头像改运势”,也吸引数百人排队。
尽管这还只是某些个例,可如果单纯依赖商业变现模式的“创新”去为寺庙创收,可以想象,一旦当各种消费充斥着寺庙,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就会被大大稀释,寺庙所面对的质疑也将放大。
早在2018年,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曾发起上市计划,而上市前夜,中国佛教协会官网上一篇题为《谁在将佛教商业化?——普陀山上市的忧思》的文章,直接阻断了普陀山的上市之路。这件事折射出了寺庙商业化之路上面对的政策风险,也对寺庙在商业和文化的冲突中寻求平衡提出了考验。
而且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当下玄学热给寺庙游带来了一个疑问:年轻人通过烧香拜佛缓解压力、寻求寄托,更多的是无奈之举,而非受文化吸引,它能给寺庙带来多长时间的流量红利?
说到底,真正能够让一个城市或景点火热出圈并长盛不衰的,应当是其无可替代的内蕴价值和个性魅力,而不是一时的外力助推。换句话说,靠文化底蕴支撑的寺庙,要想真正把年轻人留住,提升其在年轻人群体的吸引力,需要把他们对寺庙的兴趣从烧香拜佛提升到更深度的文化认知上。
相比其他自然景区类文旅企业面对的转型阵痛,这同样艰难。
相关文章
文丨消费最前线 ,作者丨罗弋人、人、人.....今年的文旅市场似乎继续延续了去年的繁荣景象。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同比增长26.4%。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然而,文旅消费
暑期旅游出行高峰即将到来,旅游市场秩序是游客最为关心的话题,7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整治工作有关情况。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损害游客权益,扰乱市场秩序。今年以来,文旅部加强旅游市场执法办案,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工作,发布旅游市场强制消
近日,贵州省科技厅发布了《2025年度贵州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第二批)拟立项项目公示》,此次立项全省共15个项目,现公示期已结束,经开区贵州数安汇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贵阳大数据安全靶场创新中心能力建设项目”获得立项。 据了解,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是国家为支持地方科技创新而设
来源:滚动播报【创新谈】◎金 凤今年以来,我国创新药发展亮点频频:上半年,近40种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接近去年全年的48种;前5个月,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其中三生制药及其关联公司刷新了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创新药一直备受关注,不仅因其可以通过全新的药物靶点、作用机制或分
中新经纬7月4日电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号4日公布《关于冒用中国五矿及下属企业名义进行不法活动的声明》(下称声明)。其中提到,从未通过网页、微信公众号形式直接开展国际黄金、比特币理财业务。“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号截图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五矿)称,近日,中国五矿发现存在冒用中国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库尔德工人党领导人罕见发声 07-09
2 不再是铁板一块,广告媒体和谷歌的关系开始松动了 07-09
3 玄学热能成为带动文旅消费的“良药”吗? 07-09
4 权威发布|@聊城企业、居民,用好分时电价政策能节省不少电费 07-09
5 上海医药:预计上半年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约52% 07-09
6 旅游强迫购物?文旅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07-09
7 大同市一医院代表队在首届“银龄杯”离退休干部乒乓球比赛中喜获佳绩 07-09
8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07-09
9 注意!百色市2025年中考成绩7月10日可查询,11日开始志愿填报 07-09
10 15家知名金融机构组团到访苏商银行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