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百科 手机版

走进县区看产业: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6 10:03:55    


今日分享: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岚山区概况

岚山区地处鲁东南沿海鲁苏两省交界处,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拥海州湾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河之隔,西接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北靠东港区,2004年9月设区,总面积784平方公里,现辖9个乡镇街道、280个村居(社区)、43.2534万人。

岚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夏为九夷,商称人方,西周为纪鄣古国,春秋时期先后属齐、越、楚,秦、汉直至唐朝归琅琊郡莒州。宋元时界牌岭以北属日照县,以南归江南淮安府。明朝洪武年间(1384年),建安东卫,时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为北方沿海“四大名卫”之一;1742年,清乾隆七年撤安东卫并入日照县,岚山全境才归属日照县。

岚山是“龙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5000年前就建有亚洲最早的城市——尧王城,境内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址及周、秦以至明清遗迹数百处。

岚山港陆便捷、区位优越。位于国家重点开发的沿海主轴线与新亚欧大陆桥沿桥经济带的交汇处、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重要组成部分、鲁南经济带最便捷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日照市岚山区拥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港口型)、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68位、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茶叶百强县等多张城市名片。2022年5月,该区又成功获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202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90.34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07亿元,同口径增长6.3%,其中税收累计完成34.5亿元、占比75.0%;房地产投资完成6.82亿元,增长25.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19.7亿元,增长3.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57元,增长4.3%。港口货物吞吐量2.49亿吨,增长2.5%。

岚山区主要产业和规划

1、钢铁产业是全市唯一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规划布局4000万吨钢铁产能,占全省的一半。岚山区聚力建设世界级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将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持续深化“吃钢嚼铁”文章,进一步挺起“钢铁产业脊梁”。岚山区依托支柱产业,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通过做强、做实“延链、强链、补链”功夫,使钢铁本地消化率不断提升,高端产品占有率达到80%以上。

2、岚山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加工集散地。岚山港口拥有9个木材专用接卸泊位,年接卸木材800 余万方。依托原材料优势,该区快速培育起木材产业集群,吸引了木材加工企业三百余家,年贸易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形成了5处集中加工区,主材、副材全部就地消化。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形成了木材锯切—烘干—深加工—废料利用的完整链条。

3、岚山区加快推进港城智慧物流、国际航贸综合服务区等重大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推进临港产业和商贸物流高效协同发展。目前,岚山区疏港铁路、疏港高速、油气公共管廊等一批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

4、岚山区打造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融合试验田,提升港城运输服务能级。支持岚山港改善经营模式,搭建物流平台系统,逐步推进实施作业机械远程操控、无人机代替人工巡检等智能化手段,摆脱“人海战术生存”依赖,实现“无人理货”,目前,岚山港合计拥有泊位12个,各类堆场2800亩,最大可存放货物850万吨,具备9000万吨以上年货物吞吐能力。

5、海洋经济。岚山区面朝大海,拥有2640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岚山将统筹抓好海上安全生产与海洋产业发展,聚焦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更好连接海陆资源,总投资75亿元,推动实施15个海洋产业项目,其中包括4个海产品精深加工与流通项目、3个海洋牧场与深远海绿色养殖项目、3个海洋装备制造项目以及5个智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推动种苗、养殖、加工、冷链、仓储、物流、品牌、展示等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打造海州湾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6、岚山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立市”战略,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组建污染防治攻坚专班和重点企业、港口两个驻厂帮扶组,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日常巡查和督办。坚持“以克论净”,突出抓好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加强移动源污染管控。

7、岚山区依山傍海,山水之间,塑造出独特的“岚山味道”。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优势,让文旅产业成为岚山的重点产业之一。着眼“渔、茶”两大产业优势,挖掘、整合“海、近海山岳、特色小镇”三大特色旅游资源和安东古卫、圣公故里、海上古碑、尧王古城4大文化资源,岚山区山海交融、全域旅游的文旅格局已初步形成。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岚山文旅业正大步迈向更加蓬勃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