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鉴定在刑事诉讼中可能构成 伪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如果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但尚不构成犯罪,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如由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停止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
建议在涉及虚假鉴定的情况下,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和可能的法律救济途径。
相关文章
暑假开启,旅行社、教育培训机构、文博单位等纷纷上新“暑期研学”“研学游”“夏令营”等产品。然而,“研学游”热度背后也有需要警惕的“坑”。日前,武汉大学发布声明称,有机构打着高校的旗号虚假宣传开展营利性研学活动,提醒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研学本是让孩子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的良好
2025年5月30日上午,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宁夏银川富洋烧烤店“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涉刑事案件一审公开宣判。对银川富洋烧烤民族街店投资人、实际经营者张洪显和刘国,宁夏龙江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崔文波,宁夏国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周志国等15名被告人,依法以重大责任事
锡林郭勒盟红十字会声明近期,社会上有一些人员或组织冒用红十字会名义,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扫码、上门服务等手段实施不法活动,严重损害了红十字会公信力,威胁群众的财产安全。为帮助大家提高警惕、防范风险,现向社会郑重声明如下:一、常见不法手段冒用红十字会名义通过网络平台诈骗大学生等群体参与变相卖血;以红十字
4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我局发现多段反映某男子在成都地铁车厢内虚假搭讪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关注。经查,2025年2月以来,郭某(男,34岁,外省人)为博取流量、牟取利益,通过策划、编写剧本,由其同学杨某(男,34岁,本市人)负责拍摄,多次在我市地铁、公园、餐厅等公共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100%羊绒衫”不含羊绒且质检报告造假事件,再次引发大众对直播带货乱象的关注。直播带货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消费场景。然而,带货火爆的同时,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挑战。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构建起完整的造假生态链: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