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苣(学名:Borago officinalis L.)是 紫草科玻璃苣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东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地区,现已广泛栽培于欧洲和北美。玻璃苣喜欢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它的花期在5月至10月之间,果期则在7月至11月之间。
玻璃苣的叶子互生,粗糙且类似黄瓜叶,有柄。花为蓝色,呈疏散的聚伞花序,具长柄。小坚果平滑或有乳头状突起。玻璃苣不仅可作为蔬菜食用,其鲜叶和干叶还可用于炖菜、汤和饮料的调味。此外,玻璃苣在欧洲也常被用作蜜源植物。
在植物分类学上,玻璃苣的学名Borago源于中世纪拉丁语词borago,原本指的就是玻璃苣。因此,在英语中,玻璃苣通常被称为borage。在日本,玻璃苣被假名化为“ボリジ”,罗马音为boriji。
玻璃苣的种加词officinalis意味着“作坊或商店售卖的”,反映了其作为蔬菜、烹饪用植物及药草等有用植物的食用或药用价值。
相关文章
从一间仓库起步,为细胞生物学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孙大业:毕生叩问生命奥秘孙大业(2022年5月拍摄)。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供图■人物名片孙大业,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59年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毕
青绿的草坪、白色碎石小径、可爱的熊猫小品雕塑、色彩艳丽的花镜……硚房康城居民见证了身边荒地的巨大变化,他们接连点赞:以为是做了一场梦,原来这里的空地真的是实实在在建成了口袋公园。在荆州市中心城区江津西路硚房康城大门附近,这里曾经是一处3520平方米的砖渣地,野草丛生、蚊虫乱舞。如今,黑白分明的小熊猫
中新网宁波6月24日电(刘子琳 丁鹏)近日,经浙江自然博物院资深植物分类学专家徐跃良鉴定,近期在浙江宁波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韭山列岛保护区”)发现的一种景天科植物,被确认为石碇佛甲草(Sedum sekiteiense Yamam.)。这是该植物首次在浙江被发现。分布在韭山列岛保
寻找热带雨林“巨人”、欣赏世界上开花最多的植物、还能观看多媒体光影秀“星空派对”……夜幕降临,一场关于科学探索的好戏正在上演。由市科委主办、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首场科学之夜昨天走进上海温室花园,家长牵着孩子,“寻宝少年”拿着手电筒,开启了一场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
头重如裹、舌苔厚腻,体检时血脂指标“亮红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血脂异常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中医理论认为,血脂异常的本质是“痰湿内蕴”,而脾虚则是其核心病机。近日,中医专家指出,春夏之交的特定时段,即今年的4月17日至5月5日期间是是逆转血脂状态的关键“黄金调脂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