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6月6日讯 (记者 曲义伟 日喀则报道)在海拔3800多米的西藏日喀则,山东省第十批省直援藏医疗队的六名专家牢记援藏工作的核心使命,扎根三年,推动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人才、技术、科研、设施全方位发展,实现了从基础薄弱到“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历史跨越。特别是他们通过手把手的传帮带,教出了一大批优秀当地医生,护佑了越来越多藏区妇幼的健康,书写了雪域高原上的一曲人间大爱。6月6日,鲁网记者跟随“山海情·雪域援梦”山东媒体采访团走进这里进行了深入探访。
“不动手也要看着学”
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副主任潘多是一名当地医生,现在已经可以独立开展宫颈环扎术等关键手术。“虽然自己从业多年,但在以前这种手术只是看过几例,自己并没有亲手做过。后来是在赵老师的培养下,我终于掌握了这些手术技能。”
赵和永(左一)和潘多(右一)正在查房
潘多口中的“赵老师”是山东援藏医生赵和永,他在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担任孕产保健部主任。赵和永说,自己“带徒弟”的秘诀就是要求多看多练,自己主刀的手术,要求科室所有相关当地医生必须都要到场,“即使不参与手术,也要现场跟着看跟着学。”
“现在很多危重病例,潘多主任已经完全能够独立搞定了。”赵和永说,昨天晚上有一个病例相当严重,放在内地也是很严重的情况,就是潘多主任独立完成的治疗。“而在以前,有些病症无法识别,即使能诊断出来,手术也是不敢做的。”
病人家属表达感谢
“以前妇幼保健院的诊疗水平不高,有些病人来看病救治不了只能转院。现在因为诊疗水平的提高几乎很少有这种情况了。”潘多告诉记者。当地藏民桑木正在院里待产,她的丈夫索欧告诉记者,妻子这是第六次怀孕,之前五次只有一个孩子活了下来,这次得到了山东援藏医生的精心治疗和照料,“真的非常感谢!”不太会说汉语的索欧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堂别开生面的培训课
在当地医生眼里,山东援藏医生老师们,既有严管的一面,也有风趣的一面。
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主治医师贵桑吉巴说,她是山东援藏医生孔艳的“徒弟”,她印象很深的是孔医生上的一堂别开生面的业务培训课。课上孔老师提来了一兜橘子,让年轻的贵桑吉巴奇怪不已,“孔老师这是要干嘛,不是要讲卵巢囊肿剥除术操作吗?”孔医生朝她笑了笑,“贵吉,这是咱们今天的教具”。
“今天,咱们手里的橘子就是卵巢,里面的橘子瓣就是卵巢囊肿,切开卵巢皮质,钳夹分离,找准间隙,是不是就到了橘子瓣也就是卵巢囊肿啦?……”随着演示的进行,橘子瓣完整的呈现于大家眼前。“卵巢囊肿尽量剥离的像橘子瓣这样完整”“德吉,咱们上次是不是就是这么剥除的卵巢囊肿?你再给大家演示一遍。”
孔艳与当地医生指导交流
孔艳作为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兼妇女保健部主任,负责全院的三基三严培训,为鼓励和促进本地医生的学习,让更多的本地医生走上讲台,变成授课老师。孔艳克服人员少、基础薄弱等诸多困难,面对差距不等不靠,以线上教学、线下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有时为方便教学,还自掏腰包给妇科病房购置教学设备投影仪、激光笔,每周一课开展理论教学,手把手的带教本地医生,规范各种基础操作。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山东援藏医生、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许东来到日喀则后不久就认识到,培养本地人才是援藏工作的“长效之策”,他决计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儿科医疗队伍”。为此,许东提出要始终将“手把手”带教徒弟贯穿始终援藏工作全程,他自己也带教4名本地儿科医生。
山东援藏医生许东在查房中
在这种工作思路指导下,第十批山东援藏医疗队近三年来始终践行“输血造血并重”,坚持做好当地医疗人才的培育工作。2022年7月以来,六位援藏医生共带徒42人,培养了医院首位儿科副主任医师,妇科、产科、护理骨干都可以独立开展关键技术。本地医生独立处置常见病能力全面提升,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
扎根三年结出累累硕果
除了人才培育外,在山东省第十批省直援藏医疗队六名专家的努力下,该院的学科体系从无到有,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管理体系也进行了科学重构,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许东副院长带领推动该院实现“儿科与新生儿救治体系零的突破”,新建普通儿科病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结束了医院无儿科住院病区历史,2024年收治患儿563人次。魏斌主任创新建立“护理部-护士长”二级垂直管理体系,全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王翠花主任优化建立产科“一条龙”超声模式,覆盖NT筛查、三维/四维系统筛查、产后静脉监测全周期链式服务。唐敬海主任规范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心理亚专业建设,推动本地医护赴省级机构进修,强化科研病例积累。
加速发展的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
人才、技术、科研、设施全面开花!在山东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党委、山东省卫健委及日喀则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山东省第十批省直援藏医疗队六名专家,以“提升受援医院诊疗救治能力、降低孕婴死亡率、改善妇儿健康质量”为核心使命,扎根三年,推动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实现了从基础薄弱到“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历史跨越。
记者看到的一组对比明显的数字是:截至2024年年底,该院门诊量38102人次,较2022年增长12.44%;出院2681人次,较2022年增长154.61%;手术741台次,较2022年增长696.77%。联合鲁藏团队申报省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打破了历史科研空白。还制定科室发展规划8份,修订制度流程200余项,构建起了医院长远发展框架。
三年援藏,鲁藏情深。山东省第十批省直援藏医疗队在雪域高原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儿科医疗队伍”,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坚实足迹。许东说,“援藏这三年,我们真是把日喀则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对我们来说,援藏不仅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情怀!” 而山东援藏人的这种情怀还将一直持续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李文芳 乐小舟半年时间,一封信修改4次,反复誊抄4遍,精心设计信封,最后的投递选择在819医师节这个特殊的时间……为了这封感谢信,郑晓菲(化名)花了不少心思,“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对医生们的感谢,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让他们感到温暖。”诚意满满的感谢信信封都是精心设
海报新闻记者 吴杰 济南报道什么是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为传承和弘扬科
8月13日,济南市“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暨“项目提升看商河”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商河。盛夏的商河经济开发区,两幅图景交相辉映:东侧的万亩玉米郁郁葱葱,西侧的广日股份济南数字化产业园车间里,机械臂正有条不紊地运转。流水线上,屈指可数的技工们正调试着激光导轨,不远处的电子屏显示着实时数据——这座投产不到一年
“医生,我肚子一阵一阵地痛,老是想上厕所,是不是便秘了?”7月17日凌晨4时,在安医大一附院北区急诊外科,小王(化名)因为夜里腹痛难忍,一个人前来就诊。 接诊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小王并非便秘,而是一名即将分娩的产妇。医护人员随后紧急进行了B超检查,发现胎儿已经34周。妇产科、新生儿科医生立即做好接
7月8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司法行政领域代表围绕“践行为民宗旨 建设法治中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刘沫含来自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党员律师。刘沫含。图/国新网2019年7月,刘沫含报名参加了司法部“援藏律师服务团”,前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法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中国发布丨商务部:中方愿扩大进口东盟特色优势产品 09-08
2 珠海一小区遭违规“窗改门”,整改措施被质疑“侮辱智商” 09-08
3 高舜礼:蹚出一条高原特色的旅游之路(组图) 09-08
4 外交部回应鲁比奥涉华言论:有关指责充满恶意、毫无根据 09-08
5 英特尔酷睿i7-13650HX评测 更适合入门级5060游戏本? 09-08
6 罗小罗现身引爆茂名北路,“微醺夜巷”亮夜经济 09-07
7 法国开新账号反击虚假信息,“第一枪”给了鲁比奥 09-07
8 山川多妩媚 尽揽一框中 09-07
9 定了!湖北延续优惠政策 09-06
10 女子被前夫殴打致重伤危及生命 警方已立案 律师:涉嫌故意伤害罪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