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发展,关乎一城人的幸福。
苍霞新城。陈暖 摄
行走苍霞新城,这个历经二十多载光阴的小区,在不断蝶变中酝酿出幸福新滋味;泛舟白马河,解锁“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别样体验;漫步蜿蜒福道,开启一场山水与城市的对话……
美丽的福州。陈暖 摄
在福州,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是城市发展的美丽注脚,也是百姓生活的幸福见证。
“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福州水生态良好。林双伟 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从一间屋,到一座城,一张蓝图的“接力”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更新品质提升工作结出累累硕果。一座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正阔步走来。
苍霞蝶变见初心
走进苍霞新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舒适的步道上,静静流淌的三捷河汇入闽江,错落有致的楼房、干净整洁的路面,居民在一起有说有笑。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已建成20多年的拆迁安置小区。
“纸褙福州城”是“老福州”熟知的一句俗语。这句话里,饱含着福州老百姓的一把辛酸泪。20多年前,苍霞是福州一个典型的棚屋区,居民住的大多是木板房,年久失修,旧板横斜。下雨就漏,见风就响,遇火就燃,群众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苍霞新城。陈暖 摄
“老苍霞”唐庆旺见证了“纸褙苍霞”变新城的过程。那是2000年的夏天,有关棚屋区改造的政府调研在一个个狭窄的木屋里进行。
“他身材高大,头都快要碰到木屋顶了。”25年过去了,唐庆旺对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家访”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在夏天蒸笼一样的木板房里,习近平同志详细询问了他一家的生活情况,拉家常足足半个小时。
习近平同志调研后第八天,7月10日,苍霞棚屋区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27天完成搬迁,仅半年第一批拆迁户就搬入新居,仅一年就有3441户顺利回迁。
苍霞新城。陈暖 摄
这是当时福州市征迁数量最大、搬迁速度最快的改造项目,当地老百姓盼了几十年的好日子,一朝实现了。“请给群众捎个话,政府会把好事办好。”在老百姓的心里,这句承诺不折不扣地兑现了。
拿到新房钥匙走进60多平方米的新房,唐庆旺一辈子都忘不了:“过去屋子里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三餐都坐在家门口解决,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个大一点的新房子。搬进两室一厅的房子后安全、亮堂、舒适,我觉得这个是当时全福州最好的房子,而且是有属于自己产权的房子。”
苍霞棚户区改造完成后,有很多像老唐一样的回迁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改造后的就地安置住宅总面积20.8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13.7平方米,比增52.2%,住宅成套率为100%。
苍霞新城内,孩子们开心嬉戏。叶诚 摄
时光流转,昔日“新颜”成“旧貌”,苍霞新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渐渐落了伍。
2021年,福州市开启苍霞新城新一轮全方位改造提升。
苍霞新城。陈暖 摄
项目按照“改管运一体化”的系统综合改造思路,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内外兼修”“软硬兼顾”。基础设施提升方面,完善道路、消防、照明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42栋楼建筑立面20万平方米,提升绿化3100平方米;公共配套服务方面,合理利用46处、总面积2.49万平方米的架空层,统筹布局养老、托幼、体育、社区食堂、便民驿站、停车泊位等,打造党群共享空间、儿童梦想空间等便民服务载体,优化“养、医、学、食、乐、金、家”等养老服务供给,形成“一核两轴N点”功能格局,着力打造民主社区、智慧社区、文化社区、老年和儿童友好型示范社区。
改造后的苍霞新城整洁有序。郑帅 摄
如今,昔日棚屋区已蜕变为人居环境典范,苍霞新城先后获评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住建部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联系点、福建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行动地市老城更新样板项目第一名等荣誉。
“星火燎原”惠万家
三捷河畔的声声承诺,苍霞新城的亮眼蝶变成为福州连片旧屋区改造的“燎原星火”。从“安居工程”“广厦工程”“造福工程”到连片旧屋区与老旧小区的整治提升,“忧居”到“安居”再到“宜居”的华丽转身里,一场关于幸福的“奔跑”始终延续。
苍霞新城变身宜居典范。林双伟 摄
“2000年至今,城区累计实施连片旧屋区改造项目835个,拆除各类旧房837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41万户逾120万人。”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的讲述中,一个个关于蜕变与新生的故事渐渐清晰。
走进台江区红星排尾地块,高楼林立、绿意满目,大道通达。谁能想到,这里曾是福州二环以内最大的连片旧屋区,老旧木屋层层叠叠,小巷狭窄曲折,台风暴雨天气“水患”颇多。搬进新家,成为居民的共同心声。
红星排尾片区征迁安置房。叶诚 摄
“2018—2020”三年旧改行动为红星排尾地块插上了“升级”的翅膀,盖新居、建新路、添配套……成片开发的新思路里,关于“家”的梦想,一点点成为现实。
改造后的红星排尾片区住宅小区。陈暖 摄
同红星排尾地块一样,鼓楼区红墙新村及周边、古乐路沿线周边,台江区南公园周边,仓山区三叉街、郭宅,晋安区洋下、浦下等一大批连片旧屋区也挥别旧貌,唱响“住有所居”的新曲。
仓山区黄山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陈暖 摄
这场“写”满决心,持续3年的“全城行动”是福州城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旧改专项行动,让106个连片旧屋区换新颜,涉迁5.7万户、1373万平方米。
提升改造后的东汤小区规划整齐。石美祥 摄
谱写安居愿景的民生考卷里,有始终如一的为民初心,更有因地制宜、“精打细算”的无限新意。
“为把回迁安置工作办好办实,福州通过资金、力量、安置、任务‘四统筹’,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安置房建设等‘七同步’,实现安置房开发建设、对接使用和后续管理等环节的整体优化。”该负责人说。
以“大规模、成片区”为重点,福州城区旧改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居民缺什么,旧改项目就补什么,从绿地、公园、道路、医院、学校,到水系治理、交通治堵及重要景观区域整治,力求实现旧改单元和片区的整体升级。
尤溪洲南立交改造工程。陈暖 摄
面对回迁安置难题,全国首创的安置型商品房模式也在福州上线,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巧手”,带来施工效率、回迁速度与居住品质的多重“加法”。2017年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公开出让安置型商品房项目119个,建设安置型商品房10.2万套、788.05万平方米。
凤峦郡是福州市首个交付的安置型商品房。叶义斌 摄
“出棚进楼”的改变中,“旧”与“新”相得益彰。行走城区,能看到这座城市对文物、历史建筑、古厝等的悉心呵护,冶山公园、南公园、上下杭,成为百姓心中留驻的“旧时光”。同时,台江金融街、仓山万达广场、东二环泰禾广场等一批综合商圈成型,与黎明湖公园、光明港公园、牛岗山公园等一起,为城市发展增添新活力。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眼下,城中村改造也在一个个片区“落脚”。2024年,新店东、高宅、黄山等1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部获批加入国家计划,涉迁居民10976户,10643套安置房建设全面按下“快进键”,宜居城市的“福州样本”正加速绘就。
山水榕城“绣”长卷
告别曾经的大拆大建,一支善于勾勒的画笔正围绕“现代化山水城市理念下有机更新”的城市更新总体目标,在有福之州的可持续发展画卷上挥洒,“福式美学”的绣花功夫处处可寻。
金山大道提升改造工程。陈暖 摄
共圆安居梦的画面里,福州人均住房面积从2000年的不足10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51.6平方米——
2019年至2021年,270个零星旧改项目、38万平方米的改造面积,惠及群众超3000户;
作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2000年至今,福州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534个、460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52万户;
苍霞新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福州市住建局供图
2000年至今,福州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8.98万套(间),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人才限价房、共有产权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百花齐放”。
光明港和闽江两岸。陈暖 摄
美好人居环境的画面里,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星光熠熠,打造近悦远来的品质之城——
城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主要流域水质达标率达100%。379个沿河串珠公园、680公里滨河绿地与5000亩滨河公园绿地的“加法”,与29条特色水上“福道”串联,写下“福水绕城郭”的美好;
游客乘“福舟”悠游内河。原浩 摄
全国首创的城区水系联排联调机制、“六湖三园一池”工程,加上“双河长制”与“河长日”的创新设立,用务实举措护好安澜清波;
“长(地铁建设)短(交通缓堵项目)结合、标本兼治”,2000年至今,福州城市道路总里程从907公里增至3493公里,轨道交通实现从“0”到5条线路近140公里的跨越,运营里程居全省第一;
林凯航 摄
从目前福州最大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绿地晋安公园生态廊道,到全市首个共建共治共享的“一刻钟幸福圈”凤湖完整社区,再到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的一个个样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福州方案”掷地有声。
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画面里,千年榕城用心留住时光的温度,累计完成沈葆桢故居等文物建筑修缮及活化利用69处,实施古厝保护利用项目441个。
修缮后的沈葆桢故居。林双伟 摄
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里,一处处历史文化资源,从“保下来”走向“活起来”“火起来”,17条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自2021年开街以来,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超30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
三坊七巷全景。陈暖 摄
从苍霞棚屋的破败场景,到嘉和苑的便捷生活;从三捷河的黑臭杂乱,到“福舟悠游”的水清河畅,福州用25年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写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循着长者食堂的饭香,听着四点钟学校的笑声,那句“把好事办好”的承诺,正在久久为功的为民实践中,化作陪伴在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日常。
(记者 孙漫 颜澜萍 陈暖)
相关文章
全媒体记者 孔莉 张静暑假期间,气温节节攀升,驻马店市区开源公园凭借着绿意盎然的环境与丰富的休闲设施,成为市民避暑纳凉的首选之地。8月14日,记者在该公园看到,晨练的市民们或在步道上慢跑,或在广场上打太极、跳广场舞,伴着鸟鸣与晨风,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树荫下、凉亭中便成了人气聚集地
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系列活动走访了“津一·park”城市更新项目。这里原是天津第一机床厂的旧址,曾见证新中国工业化的铿锵岁月,诞生出众多新中国工业领域的“第一”,它也曾在产业更替中沉寂多年。如今,这片“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既保留了厚重的工业记忆,又引入了丰富的商业、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我国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两重”建设加快推进,不仅提升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也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在江苏南京,在超20亿元的“两重”资金支持下,文物保护建筑密集区的地下管网改造用上了迷你版施工机械,打造出一批“小而美”的城市更新改造工程
近日,记者从市旅文局获悉,三亚正在开展落笔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公园建设面积约993亩,拟建落笔洞遗址博物馆。落笔洞遗址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南端的史前人类洞穴遗址,文化发展时序处于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过渡文化时期,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位于三亚吉阳区落笔峰山脚下,距今
大家都在看刚满18岁的他获刑!暑假期间,这种尝试千万别做!男生用AI制作700多张色情照,受害女性20多人!校方回应!快收藏!2025年福州市公共游泳场所最全名单来啦!林俊杰演唱会鸟巢站最终场talking环节,爆料自己去年四月被诊断出心脏出了问题,每天都要靠药物控制。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第一。7月14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
1 景嘉微:上半年净利润亏损8761万元 08-18
2 局部40℃!相对湿度80%!山东连续6天“蒸桑拿”,淄博接下来…… 08-18
3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数量同比增长超50% 08-18
4 天开团泊园签约标杆项目 再添高端医疗产业新引擎 08-18
5 降雨又至!17921人转移避险 08-18
6 小鹏与大众扩大合作范围,新势力开始向燃油车领域技术反哺 08-18
7 日赚2.5亿仍求变,茅台为何执着于"月月上新"? 08-18
8 混知团队首度为广州创作,《半小时爱上广州》在2025羊城书展隆重首发 08-18
9 2024年我国五个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达83766亿元 08-18
10 江苏南京皇台酒易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