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生活席卷的当下,旅游已从单纯的“看风景”迈向满足“找体验”深层情感需求。5月18日,同程旅行文旅副总裁、同程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谢晔在“爱上济南”城市表白季暨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济南市分会场活动上提出,济南正围绕“情绪价值”核心,构建涵盖“微度假、慢生活、错峰游、文博韵、县域闲、夜经济”的六大旅游新生态,致力于为游客带来兼具愉悦感、松弛感与归属感的深度体验。
三小时微度假圈 搭建都市人“即兴逃离”通道
如今,济南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已构建起成熟的“三小时松弛圈”。数据显示,济南游客省内占比近60%,省外客源中来自三小时交通圈城市的占比超15%。2025年,周边微度假订单占比高达68%,人均消费在400-2000元区间。其中,九如山、雪野湖等露营地年增长率达到58%。这一模式精准契合了都市人“短时间、近距离、高体验”的需求,让“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的日常选择。
慢游泉城 从“打卡”迈向“沉浸式治愈”
为改变传统“到此一游”的打卡式旅游模式,济南近期推出“今晚住济南”住宿品牌。以43家酒店民宿为核心,串联泉水景观、历史街区、郊野公园等特色资源,精心设计24条“15分钟城市漫游线路”。数据表明,2025年游客连住2天及以上的订单占比提升了0.79%。多家酒店推出的“泉边茶歇”“老街漫步”等慢生活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深度感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闲适氛围。
错峰反向游 避开拥挤,独享静谧美好
针对节假日景区拥堵的问题,“错峰反向游”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出游新选择。数据显示,全国近两成年轻人会选择在周五错峰出行。在济南的游客群体中,80后、90后、00后分布较为均衡,其中18-30岁的游客呈现出“短时高频、临期决策”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在非节假日的游客满意度达92%,比节假日高出9个百分点。这一旅游趋势不仅有效缓解了景区压力,还让游客能在宁静氛围中细细品味济南的泉韵与人文风情。
多元文博游 让历史“活”起来、可体验
如今,济南文旅正从“看泉水”向“品文化”转型升级。山东博物馆年参观人次突破300万,明水古城“宋韵之约”吸引200万人次打卡,趵突泉“夏雨荷”花灯、非遗市集等文化IP迅速走红。数据还呈现出,不同年龄段游客的偏好呈现多元化:年轻人热衷主题公园,30-35岁群体更青睐历史遗迹与乡村游,这种多元需求推动着济南文旅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
县域休闲游 近郊“微度假”点燃品质生活
章丘朱家峪、平阴玫瑰园、商河温泉等近郊旅游目的地如今备受游客青睐,其周边酒店在节假日的入住率超90%。其中,南部山区民宿集群表现尤为突出,九如山旗下6家民宿跻身同程精品民宿前十,落地观景窗、悬崖木屋等特色设计成为高端客群“疗愈身心”的热门选择。此外,章丘泉水文化线、平阴玫瑰浪漫线等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在山水之间尽情体验“向往的生活”。
夜泉城IP 从“夜游”拓展至“夜经济生态”
如今,超然楼亮灯已成为现象级网红事件,相关话题阅读量超亿次,直接带动大明湖夜间客流大幅增长。环联夜市日均接待6万人,2000多个摊位共同构建起“舌尖上的不夜城”,周边夜间打车量增长2-3倍。济南正通过灯光秀、文化演出、特色市集等多种形式,全力打造24小时活力城市,使夜晚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
数据背后的趋势 情绪消费驱动文旅升级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8%,这表明游客更愿意为个性化体验买单。济南在文旅领域的探索充分证明,“情绪价值”已成为文旅竞争的核心赛道。无论是微度假带来的“松弛感”、慢游营造的“治愈感”,还是夜经济散发的“烟火气”,本质上都是对当代人精神需求的精准回应。随着交通条件、服务质量和数字化体验的持续优化,济南正以“情绪共鸣式”旅游目的地的全新形象,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来济南,赴一场心灵之约”。
记者:刘瑞祥 编辑:刘雨 校对:高新
相关文章
8月16日,记者从山东省气象台了解到,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下午到17日夜间我省中北部地区有较强降雨天气,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7~9级局部10级以上雷雨大风,局地有可能出现弱龙卷。降雨具有阶段性,主要在16日傍晚到夜间和17日夜间,省气象台于16日15时20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8月13日,济南市“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暨“项目提升看商河”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商河。盛夏的商河经济开发区,两幅图景交相辉映:东侧的万亩玉米郁郁葱葱,西侧的广日股份济南数字化产业园车间里,机械臂正有条不紊地运转。流水线上,屈指可数的技工们正调试着激光导轨,不远处的电子屏显示着实时数据——这座投产不到一年
“这么好的演出居然是免费的,以前看戏都要跑县城,现在好了,大篷车把这么好的节目直接送到咱家门口,连孩子都看得手舞足蹈。”宁夏银川市闽宁镇福宁村村民李大爷说。8月9日,伴随着夜幕降临,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一辆通体彩绘的“文化大篷车”缓缓展开车厢侧板,摇身变成舞台,车顶升起灯架的同时,歌声随之而来
进入八月以来,获评“森林康养林场”的牙克石林场人气爆棚。昔日的静谧林海,如今处处是游客的欢声笑语。森林步道、生态采摘园、独具特色的苗圃餐厅持续火爆,一席难求。曾经“养在深闺”的林业资源,正通过森林康养的模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迎来真正的“宾客盈门”。走进牙克石林场,满眼苍翠与繁花交织成一片
这是2025年8月7日拍摄的晋祠风景。新华社记者詹 彦 摄这是2025年4月10日拍摄的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官地矿矸石山治理后的景象。新华社发(王西勇 摄)2025年8月7日,一名游客在晋祠难老泉感受泉水的清冽。新华社记者 詹 彦 摄 “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太原西南,晋祠泉,古称晋水,水脉泽润一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