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夜里下雨,在桌前翻看手机,屏幕上突然跳出江鸣歧先生的画作《湖荡春早》,这才想起今年是他一百周年诞辰。他的子女在网上举办的“百年诞辰忆风华”线上画展正在展出,那些带着岁月温度的作品,通过电子屏幕走进了千万人的视线。
江鸣歧《湖荡春早》
江鸣歧先生1925年生于安徽歙县,1952年从南京大学美术系毕业后,便一直在淮安师范任教。他平时衣着朴素,不爱讲究外表,却在艺术上充满创新精神。作为傅抱石的学生,他的国画紧跟时代,笔下皆是真性情;版画则将国画的写意与版画的刀工巧妙结合,既有木料的质感,又有水墨的韵味,画作透着平原水乡的生活气息。上世纪80年代末,他在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回故乡办画展,却突发心脏病离世,令人惋惜。
线上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如同展开一幅长卷,串联起先生的艺术人生。
江鸣歧《秋居》
第一部分“徽风楚韵写丹青”里,故乡歙县的水墨画充满湿润的气息。白墙黛瓦上的雨珠仿佛随时会滴落,墙头的桃花用淡墨勾勒,透出雨后春天的清新;大运河边的油彩画,则带着潮湿的河风,岸边石头的青苔与远处的船影,色块交织,如同流动的河水。看着这些画,不难想起他背着画箱走街串巷的模样,调色板上斑驳的石青、赭石颜料,原来每一笔都带着他触摸过青石板、老树皮的真实温度。
喻继高《金鱼》
第二部分“翰墨同侪呈七彩”展示了他与友人的作品。杨建侯的寒梅带着南京的雪气,枝丫上的飞白像落雪,仿佛能闻到冷香;张立辰的墨竹竹叶浓淡相间,好似有风吹过竹林;喻继高的水墨金鱼栩栩如生,藏着他们交往的故事;丁迺武与他合作的荷花仕女,衣裙上一点酒红,让人想起文人酒后作画的随性。最动人的是孙向阳临摹的《声荡湖上》,画面小路上一串模糊的脚印,放大可见笔道的顿挫,那是当年师徒冒雨写生时,湿笔在纸上晕开的痕迹,泛黄的画纸里,全是时光浸泡的回忆。
杨建侯《铁骨立风雪》
张立辰《墨竹》
丁迺武 江鸣歧《 荷花仕女图》
第三部分“青蓝相继续辉煌”是学生们的作品。留言区里,学生们的回忆温暖而具体:有人记得老师改画时总穿洗旧的蓝布衫,袖口的石青颜料洗了几十年都没洗掉;有人记得他在洪泽湖边教大家观察柳芽,说“老笔可生新花”时,眼里闪着比春光更亮的光。画室的穿堂风、砚台里的剩墨、裁纸时的刀声,这些日常细节,都成了艺术传承的印记——原来传承不在高深的理论中,而在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小事里。
再看《湖荡春早》,虽然电子屏没有宣纸的质感,却能看清每处细节:近处老柳的新绿是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每片叶子都像刚从寒冬苏醒;湖水的蓝色明亮鲜活,让人感受到春天解冻的气息;中间的渔舟停在岸边,船上的墨痕顿挫有力,仿佛渔人即将启航;远处湖面的大片留白,虽无笔墨,却让人联想到波光与风声,感受到春日的热闹。他曾说“墨色要等天光”,如今才懂,每处留白、每抹湖蓝,都是时光沉淀的结果。
留言区里,有边疆的观众说:“在帐篷里看画,感觉春天穿过屏幕钻进了毡房。”还有海外游子说:“看见新安江的雾,就想起小时候和爷爷在江边晨跑的情景。”这正是先生常说的“画画要让人懂”——当《湖荡春早》的新绿在西北汉子的手机里生长,当大运河的风声在异国游子的记忆中响起,墨色里的百年时光,就在千万人心中续写新的篇章。
江鸣歧《松石图》
江鸣歧 《高洁》
晨雾散去,手机屏幕暗了又亮,《湖荡春早》依然静静展示着。画里的老柳每年都会抽新芽,我们隔着屏幕与时光相望,却都看到了同一个春天——艺术的传承,从不是固守旧法,而是像先生说的“老笔生新花”。百年时光,在笔墨间不过是淡淡晕染,而画中的春天,永远鲜活如初。先生的艺术之风,至今仍在人们心中吹拂。
江鸣歧《秋居》
江鸣歧《 茅山春色》
(作者为淮安市淮安区教师发展中心高级讲师)
相关文章
春日盛景,美不胜收。4月27日,在方城县博望镇李良庄月季种植基地里,负责人李伟正指导工人挖起带着花朵的月季苗,为新繁育的月季苗嫁接、施肥、浇水,春管工作有条不紊,农民们忙中有乐,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与李伟一样忙着为月季浇水施肥的李良庄村闫付松高兴地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科学
在“五五购物节”与假日即将来临之际,申城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限时快闪沉浸式花园创意潮流的破圈者村上隆,凭借“超扁平(Super Flat)”的艺术风格与美学理念在国际上声名远扬,重新定义了大众文化与高雅艺术的边界。他笔下标志性的太阳花搭配笑脸,衍生出无数作品。上海恒隆广场呈现的“Full Bl
官渡区的福保村又焕然一新了新添置了风景绝美的大草坪以其满眼绿意和独特景观为城市增添一抹亮丽色彩成为市民放松身心的绝佳之地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翠绿草坪,这片广袤辽阔的绿色草地,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翡翠铺在大地上,散发出蓬勃生机。连绵起伏的草丘错落分布,像是大地温柔的怀抱。蓝天白云下,高山的轮廓在远方若隐若现,
2024年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深入各地调研。一年来,新重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明媚春光里,山川为卷,草木作笔,让我们在这些绝美“野生”汉字(江、山、云、林、风、花、光、流、暖)里,捕捉重庆“春天的喜事”吧!来源: 上游新闻
墨韵百年□ 吴涤非清明夜里下雨,在桌前翻看手机,屏幕上突然跳出江鸣歧先生的画作《湖荡春早》,这才想起今年是他一百周年诞辰。他的子女在网上举办的“百年诞辰忆风华”线上画展正在展出,那些带着岁月温度的作品,通过电子屏幕走进了千万人的视线。江鸣歧《湖荡春早》江鸣歧先生1925年生于安徽歙县,1952年从南
热门文章
1 北京市去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03-25
2 小孩哥为长沙写歌收获百万点赞,还被韩国明星权志龙本人点赞 03-26
3 博罗入选黑松露奖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理由是… 03-26
4 他在世界工厂“种”艺术 03-25
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春耕生产正当时 绘就乡村好“丰”景 03-26
6 春日旅游红火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03-25
7 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丹徒区举行 03-25
8 印尼前外长马尔迪:亚洲国家应该共同发声反对美国关税 03-26
9 意境绝美!打开《青玉案·元夕》的新方式,歌手方书剑大明湖畔唱诗词 03-25
10 移动云营收去年首次突破千亿,5年增长超50倍 03-26
最新文章